平均年利率11.88%、实际年利率却达20%? 小心“利率幻觉”!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当你点击“申请贷款”等类似按钮之时,利率幻觉是平均否亲自核实过真实的资金使用成本?贷款机构展示页上提供的利率未必可靠。
近年来,年利我国零售贷款业务快速增长,率实利率然而一些贷款机构利用其与借款人在专业知识上的际年不对称,通过只展示较低的却达日利率和月利率,掩盖较高的小心年利率;或者只展示较低的表面利率,或每期支付的利率幻觉利息、费用,平均掩盖较高的年利实际利率,以服务费等名目收取砍头息等方式,率实利率给金融消费者带来“利率幻觉”。际年
平均年利率11.88%、却达实际却达20%
7月20日,小心上海金融法院在首届长三角金融司法论坛上发布了首批长三角金融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利率幻觉
在田某、周某诉中原信托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中,上海金融法院确认贷款机构有义务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实际利率。
基本案情显示,2017年9月,借款人田某、周某与中原信托公司签订贷款合同,约定贷款本金600万元,期限8年,贷款利率具体以《还款计划表》为准,平均年利率11.88%,还款方式为分次还款。
合同附件《还款计划表》载明每月还款本息额和剩余本金额,还款期数为96期,每期还款均包含本息,每年12期还款金额一致,每12个月递减一次还款金额。
可等到田某、周某2018年11月提前还清贷款时仔细一算才发现,按照《还款计划表》这笔贷款实际年利率竟然高达20%。
田某、周某认为,中原信托未向其披露实际利率,仅告知其平均年利率为11.88%,但实际执行利率却高达20%多;而且实际放款前已经收取了第一期还款,该款项应从贷款本金中扣除,据此计算中原信托多收取利息88万元。
中原信托称,借款人签字确认按《还款计划表》还款即为认可。另外,由于在贷款实际发放前确实收取了第一期还款14,1000元,故愿意补偿田某、周某20万元。
双方协商未果,田某、周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败诉后,上诉至上海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二审认为,按照《还款计划表》载明的每期还款金额核算,系借款的实际利率为年化20.94%,并改判中原信托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田某、周某返还84万余元并支付相关利息。
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贷款利率应该如何计算,以及中原信托披露平均年利率而不是实际年利率,是否涉嫌故意混淆视听。
两种利率计算口径背后的“猫腻”
中原信托表示,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以《还款计划表》为准,该表系以借款本金600万元*平均年利率11.88%*借款期限8年的公式计算出应还的总利息,再加上本金后分摊至每月做成。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中原信托的算法,借款人已经还款的部分在后续的还款月份中仍在按11.88%的平均年利率计息。
这样的计息方式类似APR(名义利率)口径,即按照放款金额进行计息,即当期利息的计息基数是期初放款金额。对于借款人来说,APR相对好理解,计算起来也简单。但是它忽略了资金被实际占用的时间,无法真实反映借款人的借款成本。
而田某、周某主张的实际年利率则是用IRR(实际利率)口径计算得出,即按照贷款余额进行计息,当期利息的计息基数是剩余贷款本金。实际利率又称内部收益率或内部报酬率,是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借款成本。
IRR的计算公式稍显复杂,但由于已还贷款本金没有计入计算利息的基数,同一款贷款产品用IRR口径计算出来的实际利率往往会明显高于APR口径,这也是贷款机构倾向于展示APR口径下的名义利率来吸引客户的原因。
除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在扰乱金融消费者的视线,各种还款方式也在掩盖着借款人真实的资金使用成本,并不精于计算的普通金融消费者很容易陷入“利率幻觉”的陷阱。
目前借贷市场上常见的还款方式有随借随还、先息后本、等本等息、等额本金、等额本息,每种还款方式下即使标注的利率相同,实际用资成本也可能相去甚远。由于利息计算具有专业性,不同的本息支付方式又增加了计算的复杂难度,贷款产品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直观的标尺来衡量资金的实际使用成本。
2021年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3号公告(下称“3号公告”),要求所有续作贷款业务的机构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
3号公告的附件显示,计算贷款年化利率较为公允的方法是,根据借款人的借款本金、每期还款金额、贷款期数等要素,考虑复利后计算得出的年化内部收益率(IRR)。不过,央行也提到,贷款年化利率可采用复利或单利方法计算,采用单利计算方法的,应说明是单利。
贷款机构有义务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实际利率
上海金融法院在本案的判决中指出,贷款产品的提供者应当向借款人明确披露实际利率。原因如下:
首先,利率是借款合同的核心要素,关系到借款人在合同项下的根本利益,利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借款人作出是否立约的决策。在将竞争机制引入贷款业务,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如果将贷款视为商品,那么利率即是其价格,贷款人有义务如实披露利率,为其提供的贷款商品“明码标价”。
其次,只有实际利率方能如实反映借款人的用资成本。利息是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费,因此贷款人只有实际将货币交由借款人使用方能获得利息,借款人只有实际获得货币才须支付利息。在本金因分次归还而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使用以初始本金为基数计算的利率必然低于实际利率,并不能反映借款人的实际用资成本。
再次,明确披露实际利率是确保借款合同平等缔约,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必然要求。一般而言,实际利率是普通金融消费者所理解的利率,但利息计算具有专业性,不同的本息支付方式又增加了计算的复杂难度,缺乏会计和金融专业知识的普通民众难以具备计算实际利率的能力。
最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对利率、费用等与金融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信息进行解释说明,不得有虚假、欺诈、隐瞒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上海金融法院认为,贷款人应当向借款人明确披露实际利率,或者明确告知能够反映实际利率的利息计算方式。若贷款人以格式条款方式约定利率,还应当采取合理方式提请借款人注意该条款,并按照借款人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本案中原信托应当对实际利率作出明确提示并说明,其主张按照《还款计划表》收取利息缺乏法律依据。在中原信托未明确披露实际利率的情况下,应当根据合同解释原则,结合合同的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来确定利息计算方式。借款人田某、周某主张以11.88%为年利率,以剩余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符合交易习惯和诚信原则,应予支持。
本案判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格式条款告知、合同解释等规定,认定贷款人在与金融消费者订立借款合同时,应当明确披露实际利率,若因贷款人未予披露导致借款人没有注意或理解该实际利率,则贷款人无权按照该实际利率计收利息。
上海金融法院表示,本案的判决结果对规范贷款业务,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金融机构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要求具有积极作用。该案例不仅对于其他法院审理同类案件具有示范效应,而且为金融监管工作提供了借鉴,获评2019-2020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
(统筹:马春园)
(作者:唐婧 )
(责任编辑:百科)
-
解读|专业专注、久久为功,易会满对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建设再提新要求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专业专注是一流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但我们一些投资机构还没能牢固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热衷于追逐市场热点,‘散户化’特征明显。”证监会主席易会满 ...[详细]
-
一周募集556亿!基金迎来超级发行周,机会来了?多位基金经理看好后市
权益类基金募集回暖,三季度创年内新高。刚刚过去的一周,实属“超级发行周”,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募集规模超114亿元,富国汇泽募集规模60亿元,华夏鼎誉募集规模47.5亿元。另有105只基金在上周 ...[详细]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有五大表现
今天10月17日)上午, 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详细]
-
来源:健康广东10月16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3例广州3例,深圳10例,佛山6例,惠州1例,东莞1例,中山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例广州27例,深圳5例,惠州1例,东莞4例,中山 ...[详细]
-
据中国载人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9月1日18时26分,航天员陈冬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至19时09分,航天员陈冬、航天员刘洋成功出舱。目前,两名出舱航天员已完成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 ...[详细]
-
03800)公布,受益于光伏行业装机超需求预期,多晶硅产品供不应求,产销两旺。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多晶硅产量为约2.61万公吨未含集团联营公司棒状硅产量约1.62万公吨),其中颗粒 ...[详细]
-
《哈利波特》“海格”饰演者考特拉尼去世,“魔法世界”陷入缅怀气氛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吕克】海格的离去,再度让“魔法世界”陷入缅怀气氛之中。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5日报道,《哈利·波特》系列中重要角色海格的饰演者罗彼·考特拉尼去世,享年72岁。包括原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来源:国际金融报11月22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发布全员信,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集团副总监以上以及相对应的P/T序列以上全部高级管理人员,现金薪酬全部降低10%-20%不等, ...[详细]
-
“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的iPhone!”富士康下场造车,盼着帮到特斯拉
10月18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举办科技日,发布了两厢车Model B和电动皮卡Model V两款新车及Model C量产版。加上去年科技日发布的豪华轿车Model E、电动大巴车Model T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