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林伯强:上海能源供需中长期承压 需加大市外可再生能源引进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李明明 北京报道
近期,专访再生包括上海、林伯海南、强上吉林在内多个地方政府密集公布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相关意见、源供引进计划等“路线图”。需中需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长期承压今年以来,大市地方上碳达峰实施方案亮点不断,专访再生陕西省提出到2030年,林伯风电、强上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源供引进上海市多次提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中需加四川省确定17个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长期承压
未来哪些地区可能会率先实现碳达峰?大市目前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全国多地都在建设,在“双碳”目标实现上起到了什么作用?专访再生上海市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需要注意哪些?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总体来看,经济发达的省份会早日实现碳达峰,这是大趋势,但最后实际情况也会根据各地发展产生变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省市,电力领域碳达峰是上海碳达峰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另一方面,上海需要降低煤炭消费,通过制定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其能源结构的转型提供指引和方向。
经济发达省份实现碳达峰是大趋势
21世纪:近期,包括海南在内多个地方政府密集公布碳达峰实施方案。吉林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而很多地区提出2025年实现,为什么时间上有先后?未来哪些地区可能会率先实现碳达峰?
林伯强:决定一个地区实现碳达峰速度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以及领导重视程度。由于中国各大经济区资源禀赋、发展程度不同,各区域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进行碳达峰政策制定时要结合区域实际发展情况,不能为实现碳达峰目标而实行一刀切政策,阻碍部分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各地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基础等现实情况,提出差异化的碳达峰时间方案,这是比较合理的。
总体来看,经济发达的省份会早日实现碳达峰,这是大趋势。但最后实际情况也会根据各地发展产生变化。一般来说,按城市来看的话,像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城市会相对先实现碳达峰,这些城市本身就没有多少排放,实现碳达峰比较容易。像以伊春、抚顺、呼和浩特、天水等城市为代表的人口流失型城市也会比较早实现碳达峰。
现阶段能源结构调整是稳油、加气、减煤
21世纪:对于近期今年出炉的各地碳达峰方案,针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您有何看法?
林伯强:关于能源结构调整,受限于特殊的资源禀赋条件,中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虽然过去10年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以平均每年约1%的速度下降,但由于目前煤炭消费占比依然很高,短中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依然无法被撼动。
因此,现阶段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应是稳油、加气、减煤以及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从各地碳达峰方案来看,各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实际,提出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
但必须注意的问题是:首先短期内,虽然风电、光伏的利用小时仍将有所上涨,但利用小时数还不是很高。因此,不能高估风电、光伏的装机容量增长速度对低碳转型会产生大的影响。其次,需要正确认识中国的能源安全在碳中和进程中不同时期的不同内涵。目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总体上只要煤炭不出问题,就可以基本上保障能源供应。中长期来说,当风电光伏在能源系统中的占比很高,能源安全将主要体现在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供应上,需要庞大先进的煤电系统为碳中和提供稳定性并应对极端气候。然后,能源转型短中期需从供需两端系统布局。一方面是供给侧要从清洁能源下手,目前风力和光伏虽然装机占比约24%多,但发电量只占约9%左右。因此短中期还需要在需求侧发力,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生产侧和消费侧必须双管齐下,从消费侧必须把能源电力消费控制在比较低的范围里。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系统,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实现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和绿色转型的关键。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GDP尽可能“双脱钩”,即GDP与化石能源脱钩、与能源电力需求增长脱钩。如果经济增长依然伴随较高的能源电力需求增长,则不利于碳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
其次,由于应对气候的迫切性,下一场工业革命将围绕低碳转型展开,在消费侧和生产侧催生大量产业机会。产业结构调整有两重含义,一是传统的三产变动,另一个是有意识培育低耗能产业。目前中国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占比68%),尤其是高耗能行业(达50%)。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抑制工业消费尤其是高耗能的耗能规模。
此外,中国制造业全球领先的竞争力受益于成熟完备且高效化的产业链,因此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应着力于关注和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的现代化、智能化和清洁化。政府的产业调整政策和产业规划布局应对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鼓励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优先压减低附加值高污染的高耗能产业,实现产能升级和经济新动能转化。
上海电力应调整自身能源结构
21世纪:8月11日,《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到2030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初步建立。上海为什么在公布碳达峰方案后,又提出如此细致的电力领域碳达峰方案?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林伯强:一方面,电力是能源消耗的主要形式,上海电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省市,电力领域碳达峰是上海碳达峰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前,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上海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超过四成。2020年,上海消费电力1576亿千瓦时,占全国总量的2%。上海本地生产864亿千瓦时,外地净调入712亿千瓦时,占比约45%。上海实现碳达峰不能一味依赖于外购电力,转移污染并不是解决之策,上海应从调整自身能源结构入手。
另一方面,上海需要降低交通建筑等领域碳排放,通过制定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其能源结构的转型提供指引和方向。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在贯彻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工作中具有先行者的角色。尤其是上海这种超级体量的城市,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情况比较复杂,形势比较严峻。为保障超大城市的电力供应,上海的能源转型不仅要开发本地能源资源,还要加大市外可再生能源的引进力度。比如方案中提出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等措施,都是上海“双碳”目标的基础工作。
供需从中长期角度来看承压巨大。上海市内资源匮乏,无水电以及抽水蓄能,核电厂资源缺乏,光伏发电因地域狭小可新增规模有限。上海作为一个相对缺乏新能源资源储备的城市,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通过引进大量外来电实现降碳的目标。在能源需求侧,工业和建筑业需要节能技术,交通、服务业需要减排技术;在能源供给侧,首先需要实现电力领域碳中和,而后再形成非电领域碳中和。上海应该凭借其技术、资源、人才优势,重点要在节能技术、减排技术和清洁电力技术上发力,将能源电力的技术进步作为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选择。
工业园区近零碳化是实现地区“双碳”的关键
21世纪:近期,四川省确定17个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目前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全国多地都在建设,在“双碳”目标实现上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各地大力提倡?
林伯强: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为突出导向。
实现工业园区的低碳化或近零碳化,是实现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关键。之所以各地争相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主要是因为目前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完成“双碳”目标的一块硬骨头。有研究表明,全国2543家工业园区碳排放量占比已高达31%。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形态,各园区围绕工作机制、营商环境、科技支撑、投资融资、数据质量、人才队伍、宣传引导等要素,明确碳排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向、路径,能够为更大范围实现近零碳排放提供宝贵经验。
针对此种情况,我建议首先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标准,推进零碳工业园区落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零碳工业园区相关的技术已没有障碍,但商业模式仍未成熟,政策标准还存在较多空白。由于工业园区的碳排放核算、碳足迹追踪等相应的标准规范尚未全国统一,多家零碳园区都只是得到第三方机构的认可。同时与新建园区相比,应更多关注存量园区的能源系统低碳改造。在“双碳”目标下,占据全国31%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工业园区是控碳和降碳中难啃的硬骨头,低碳转型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百科)
-
转自:北京日报当消费者取出网购的商品后,快递包装纸箱流向了何方?“双11”的包裹已陆续抵达。记者近日连续调查发现,虽然已有部分快递驿站鼓励消费者留下快递包装,实现二次循环利用,但行业整体还未形成完善的 ...[详细]
-
俄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裁:不会让俄宇航员在美国航天器上“冒生命危险”
【环球网报道】“我们)不会让俄罗斯人在美国航天器上‘冒生命危险’——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今日俄罗斯”RT)14日以此为题报道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裁罗戈津的最新表态。RT: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 ...[详细]
-
今日东部半决赛G6,绿军主场击败雄鹿,大比分改写为3-3,两队将迎来抢七大战。本场比赛,绿军球星塔图姆表现优异,全场出战43分钟,32投17中,其中三分球15中7,砍下46分9篮板4助攻的爆炸数据。赛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今日通报,北京新增一起岳各庄市场相关聚集性疫情,通过社会面核酸筛查发现,截至目前共发现15例感染者,其中10例为岳各庄市场工作人员,5例为同住人员,现住址均 ...[详细]
-
每经记者 张文瑜 自6月份房产市场稍微回暖之后,9月以来,西安楼市隐隐出现下滑趋势。数据显示,9月西安新房销售价格环比降0.5%,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10月西安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5月15日讯记者 陈抗)PTA期货价格短期强势,一度夜盘涨停,成为整个聚酯产业链上行的极强动力,财联社记者了解到,PTA价格高位受PX价格 ...[详细]
-
隔夜要闻:美股反弹中概高涨 美汽油创历史新高 推特CEO预计收购能顺利完成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林倩周璐璐在券商人士看来,后续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财政加码发力,基建逐渐上量,地产调控逐步见效,社融增速有望再次回升。有效融资需求 ...[详细]
-
个人“二房东”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应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为了落实“房住不炒”、规范住房租赁行为,《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下称《条例》)于今天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这是继北京之后,第二部地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报记者 吴晓璐5月13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下称《做市规定》),对科创板做市商准入条件与程序、内部管控、风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