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30亿接盘百家影院,房企电影梦碎?

炒股就看,横店权威,亿接院房影梦专业,盘百及时,家影全面,企电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横店
来源:英才杂志
账上不过5亿现金的亿接院房影梦,为何愿意花30亿来收购?盘百
疫情发生的3年里,电影院的家影日子越过越难。
根据艺恩数据,企电2019Q1、横店2021Q1、亿接院房影梦2022Q1我国的盘百观影人次流失明显,从4.8亿降至4.23亿、家影再降至3.08亿;2022Q1场均人次10.3人,企电同比下滑22.4%。
大环境不景气,不少电影院或主动或被动地关停了,但也有一些头部院线公司选择逆势扩张。
今年一季度,横店影视(603103.SH)新开直营影院21家,新增银幕139块;7月6日,又公告将联合第三方收购上海星轶100%股权,交易价格不低于30亿元。
疫情前就已经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的横店影视,能否借此次收购完成谷底翻盘?
01
影院整合早已埋下伏笔
跑马圈地大肆扩张却增收不增利
2016年,是魔幻的一年。
这一年,周星驰的《美人鱼》打破华语电影票房记录,电影界有人喊出600亿的票房目标。
然而2016年国内票房实际仅实现457亿,距离600亿差距甚远,比之2015年441亿的票房隐有见顶趋势,这一年又被称为影市凛冬。还有《叶问》票房造假被查,揭开了电影行业票房泡沫的遮羞布。
寒潮之下,愈见热钱涌入,这一年万达院线、阿里影业、、中国电影等纷纷发起并购,布局影院。
与此同时,有万达先例在前,热衷跨界的房企们也蠢蠢欲动。2017年起,恒大、保利、华润置地、泰禾等房企宣布并购或自建影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电影产业链分一杯羹。
在电影的价值链中,影院掌控了终端资源,地位较强势,而且越大规模的影院话语权越高,往往一部电影票房中影院的分账比例在50%,不过影院前期所需投入的资金多,后续也需要一直维护,进入壁垒不算低。而房企做影院有着先天的优势,资金实力雄厚是一方面,加上近年来商业中心成为线下消费的主要场所,商业地产商自己直接开影院获得的持续现金流入比之收租金要更有看头,所以不难理解房企为什么在影院这个领域开启了跑马圈地模式。
也正是在2016-2017年这段时间里,、中国电影、、、横店影视、先后上市,合计融资近85亿。
资金充裕,加上2018年12月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意见》,指出我国银幕总数将在2020年超过8万块,影院开始大肆扩张,2018、2019全国银幕数达到60079块、69787块,逐步接近目标。
不过,2018年、2019年国内票房达到610亿、643亿;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7.16亿、17.27亿。实际票房增长和观影人次增长的速度都跟不上银幕增长的速度。这两年,平均每块银幕年票房金额从101.5万元降至92.14万元,平均每块银幕年观影人次从2.86万人降至2.47万人。
其中固然有影院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导致的“屏效”降低的原因在,但是热火朝天的扩张过后,难免要面对边际效益的下滑困境。
就拿横店影视来说,2017-2019年营收从25.18亿增至28.14亿,净利润却从3.31亿降至3.1亿,毛利率从23.98%降至20.65%。包括、幸福蓝海、金逸影视等毛利率都出现连续降低的情况。
即使没有疫情的催化,影院市场走向并购整合的日子也近了。
02
横店影视并购
好地址对影院来说很重要
2020年起,诸多影院现金流告急,经营难以为继,背靠“大树”的地产系影院日子也不好过,2021年起房企开始降杠杆,资金也是捉襟见肘,其中不乏一些砍掉非主业换取流动性的房企。
而手头资金较为充裕的院线公司却没有选择在这一轮寒冬中“冬眠”,而是选择了“冬泳”,这些公司依旧保持了小幅扩张的节奏。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新建影院TOP10中,中影数字、万达院线、幸福蓝海新开业影院数量位居前三,新建影院数量分别为118家、86家、85家,横店影视以新增29家排名第9位。
横店影视更是准备大手笔收购房地产集团新城集团下面的上海星轶影院。
7月6日,横店影视发布公告,称与上海星轶、常州恒轩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及其间接控股股东新城发展签订了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横店影视及其关联方拟联合第三方收购上海星轶100%股权,交易价格不低于30亿元。其中,横店影视将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直接收购上海星轶约70%股权。
账上不过5亿现金的横店影视,为何愿意花30亿来收购?
先来看一下上海星轶的情况。
上海星轶深度绑定新城旗下的吾悦广场。2017年,新城的吾悦广场累计开业23家,到2021年底,开业数量就达到130家,翻了5倍,星轶影城的数量和票房收入也水涨船高。
从规模上看,2021年上海星轶凭借124家影院在影投公司中排名第8位,大概是横店影视的1/3;从票房数据来看,2021年上海星轶为7.8亿元,约为横店影视的1/2,排名第7,而在2017年时它还仅仅排在35位。
收购完成后,横店影视旗下的电影院数量将超过大地影院,仅次于万达电影,票房收入也同样跃升至第二位,这不仅是改变了竞争格局,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横店影视在业内的话语权,获得更多优质影片的制作及出品的参与机会。
通过上面两张图片里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横店平均单家影院票房年收入是0.038亿,比起万达(0.084)、CGV(0.079)、博纳(0.072)、星轶(0.063)、大地(0.042)都要低,在TOP10中算是“垫底”的。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横店影视在影院选址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很强。
对于横店影视来说,花钱收购“现金牛”影院,将比自己直接新建影院获得的利润更丰厚也更可控。
上海星轶虽然在影院数量上不及横店影视,但是平均每个影院票房收入要更高,吾悦广场的人气带来了真金白银,新城的选址和运营能力更是吾悦的后盾。
所以横店影视收购上海星轶以后,新建影城是否还会继续和吾悦广场绑定、吾悦广场后续的建设及开业计划等也会间接影响到横店影视收购后的效果,这是值得关注的。
如果继续绑定,按照过去每年吾悦广场新开20-30家的速度来看,后续上海星轶仍将保持不错的成长性,不过自身现金流走弱,未来是否会继续按照原有节奏新建吾悦广场还是未知数。
本文作者 | 顾天娇 来源 | 英才杂志
相关文章
- 11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有网民反映部分方舱医院环境比较差等问题,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目前已下发方舱医院的管理规范,要依托现有的一些大型场馆和密闭场所,提前做2025-07-07
- 6月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59场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容军介绍,通过对昨天的测试数据的分析,现在已经有95%以上的乘客完成了公交票务系统升级。2025-07-07
- 澎湃新闻记者 吴遇利随着车市需求端恢复,6月汽车厂商销量将迎来明显改善。据乘联会6月8日消息,经乘联会初步统计,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5.4万辆,同比下降17%降幅较上月同期收窄17个百分点),2025-07-07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7
- 【中国奥园拟进行境内债务整体重组 涉及债务总额约116亿元】财联社11月22日电,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奥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对境内债务进行整体打包重组,目前正在与境内投资人逐一沟通,商洽重组方案,涉及2025-07-07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公司投资管理能力信息披露自律管理准则(试行)》
为落实《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优化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要求,规范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以下统称“保险公司”)投资管理能力建设以及自评估和信息披露行为,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指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