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前4月销售、拿地总额同比降幅均超5成…三季度房地产市场或企稳?
炒股就看,房企权威,前月专业,销售及时,拿地全面,总额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同比
太难了!降幅均超房企前4月销售、成季拿地总额同比降幅均超5成…三季度房地产市场或企稳?度房地产
张达
4月,受疫情影响,市场楼市成交进一步下跌。或企同时,房企尽管多地首轮集中供地开启,前月房企拿地总额有所回升,销售但同比大降。拿地
1-4月,百强房企无论是销售规模还是拿地总额,同比降幅均超5成。有超过三成TOP50房企未拿地,市场下行、资金紧张带来的投资压力并没有随着部分城市土拍火热而好转。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稳定房地产市场的积极信号,多地密集出台稳地产新政,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依然可期。预计核心城市市场有望在三季度触底回稳,三四线城市将面临更长的调整周期。同时,楼市回暖预期或将提升企业拿地意愿,预计土地市场也将有一定程度的回温,但是不同城市的回温速度将有很大差异。
销售规模同比下降50.2%
4月,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持续。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叠加部分城市受疫情封控影响,TOP100房企4月单月仅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284.7亿元,环比降低16.2%,降幅大于近年同期;同比降低58.6%,较3月降幅进一步扩大、且处于近年来单月业绩同比降幅的最高水平。
受此影响,1-4月累计业绩来看,百强房企整体业绩规模同比大幅降低50.2%,降幅较一季度进一步扩大。此外,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规模和权益销售规模同比降幅均已“腰斩”。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1-4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212.2亿元,同比下降50.2%;其中销售额超千亿房企3家,较去年同期减少6家;超百亿房企5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6家。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均值为155.2亿元,权益销售面积均值为109.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50.7%和51.5%。
从重点城市的成交数据来看,4月,受疫情反弹影响,楼市成交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
克而瑞研究中心重点监测的30个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8%,同比跌幅扩至58%。一线城市成交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47%。26个二、三线城市市场愈加惨淡,成交环比下降18%,同比跌幅扩至60%。
分区域来看,长三角地区市场近乎全面熄火,受疫情影响,上海楼市进入停摆状态,封控时间过长势必将降低居民收入及消费预期。杭州、宁波、合肥、南京等市场走弱,例如南京,案场客户到访量环比下滑,新盘平均去化率低至33%。
京津冀地区仅限于北京市场转暖,新盘平均去化率稳步提升至41%,核心地段高性价比楼盘销售火爆,但远郊区域市场难言好转,不少项目去化率仍低于10%。天津、河北市场观望情绪依旧浓重,天津来访、认购量均同比下降约4成。
大湾区市场复苏进度弱于预期,广州市场缓慢复苏,新盘平均去化率低位回升至21%,中高端需求相对坚挺,但刚需观望情绪浓重,增城、南沙、花都等外围区域库存积压,成交未见起色。深圳仍未扭转颓势,新盘平均去化率小幅回落至32%,龙岗、龙华等关外区域去化普遍承压。佛山、东莞、惠州等市场继续蛰伏,例如佛山新盘平均去化率低至12%,受限于缺乏广州外溢客群,渠道带客、成交转化效果均较差。
拿地总额同比下降55.9%
4月,在多个热点城市首轮集中供地开启之下,房企单月拿地金额略有回升。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销售TOP50房企单月拿地金额接近1000亿元,环比上涨127%,但同比依旧下跌69%。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4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59.4%。
1-4月累计来看,据中指研究院统计,TOP100企业拿地总额3626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5.9%。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整体来看,前四月,有超过三成TOP50房企未拿地,市场下行、资金紧张带来的投资压力并没有随着部分城市土拍火热而幅好转。
从1-4月拿地金额靠前的企业来看,拿地金额TO20中,超过半数是国企、央企,仅有碧桂园、龙湖、滨江、大家等少数民企。华润、建发、中海等拿地金额均超过250亿元。由此可见,当前规模化的国央企如华润、中海、保利、中交、建发等在核心城市拿地优势较大,尤其是部分集中供地城市“让利”之下,优质、高性价比地块补充可售货值的同时,也优化了企业土储结构。民企中,受益于集中供地,一些区域深耕的房企表现较为突出。如滨江、大家等在杭州均收获颇丰。其中滨江1-4月新增拿地金额233.8亿元,同比增长86%,拿地几乎全部集中在杭州。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额TOP10中,仅有3家企业拿地金额同比上涨,一定程度反应了当前土地市场低迷和企业拿地的谨慎性。即便是拿地金额TOP100中,仍是项目开发商和地方平台公司占多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托底”现象并未减少。
多数城市房地产市场或三季度企稳
对于前4月,楼市成交冷淡的原因,亿翰智库认为,主要可归类为三个担忧:
一是对未来收入的担忧,经济增长承压,叠加疫情影响,地产、制造业、餐饮、互联网、教育等多行业经营艰难,人们或收入受损,或工作无保障,住房消费等购买力严重受挫;
二是对房屋交付的担忧,恒大等头部房企爆雷带来的各能级城市大批量房屋不能如期交付问题,直接影响购房意愿,也因此居民购房偏向国央企这类交房确定性高的企业;
三是对房价下跌的担忧,部分企业大幅打折促销,进一步加剧购房者观望情绪。
综上原因最终导致民营企业销售受挫较为严重,回款资金减少,间接对企业投资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亿翰智库认为,土地市场的恢复关键还要看销售市场的情况,但可以确定的是,伴随着土拍规则及各项配套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正在逐步回归理性,高地价、高溢价、高杠杆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虽有暂时性阵痛,但阵痛之后行业将迎来更加健康更加稳定的未来。
4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完善政策、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等要求。
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近期多地对楼市进行了“松绑”,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依然可期。预计核心城市市场有望在三季度触底回稳,三四线城市将面临更长的调整周期。
克而瑞研究中心还认为,楼市回暖预期或将提升企业拿地意愿,预计土地市场也将有一定程度的回温,但是不同城市的回温速度将有很大差异,即使是集中供地的核心城市,也有的城市土拍遇冷较为严重。
(责任编辑:焦点)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广东省统计局近日公布了1-10月广东经济运行简况。广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狠抓稳经济各项举措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总体稳定。从今年前10个月广东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工业增速保 ...[详细]
-
6月13日,宜家中国宣布,从7月初开始,不再保留宜家杨浦商场作为上海顾客触点矩阵的一部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宜家中国处获悉,6月10日至7月6日,宜家杨浦商场将提供会员专享活动,包括数百款商品低至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报道多次坚称不造车的华为,正以华为智选模式加速向整车领域深入。据36氪报道,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华为智选车已经在行业里大范围铺开,其在金康新能源之外,已经相继与奇瑞汽车 ...[详细]
-
当地时间6月14日上午,欧洲议会外交政策委员会以50票赞成和5票反对的投票表决,通过了“塞尔维亚报告”。在今年关于塞尔维亚的报告中,除了法治改革和与普里什蒂纳的关系正常化外,欧洲议会还将对俄制裁作为衡 ...[详细]
-
快讯:大盘早间小幅拉升沪指翻红涨0.1% 半导体板块拉升回暖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2日消息,大盘早间小幅拉升,沪指翻红涨0.1%,创指、深成指跌幅收窄。板块方面,教育板块逆市走强,先进封装、半导体、汽车芯片等工业制造板 ...[详细]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庭阳 | 北京报道中小银行正在成为金融反腐的重灾区。近一段时间以来,银保监部门负责人频繁提到中小银行的改革化险以及该领域的腐败问题。从具体案例看,既有中小银行高管被频 ...[详细]
-
董宇辉是谁?为什么突然火了?俞敏洪凌晨发微信:代表新东方感谢你,赶紧休息
爆红的新东方直播间靠什么持续打动观众?“双减”政策出台后,新东方的转型一直备受关注。去年年底,俞敏洪宣布成立农副产品带货平台“东方甄选”时,互联网上不乏否定的声音,认为从教育培训转型直播卖货的跨度太大 ...[详细]
-
文 | 敬一山据第一财经报道,由于河南省多家村镇银行此前无法正常取款,一些储户非常焦虑,便通过多种途经反映自己的遭遇。但没想到储户们去河南时,一到郑州健康码就变成了红色,被当地要求集中隔离。更匪夷所思 ...[详细]
-
哈尔滨土地市场冰封:前10月成交4宗地块,有房企表态不再拿地
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自2020年巅峰过后,哈尔滨土地市场便步入急剧下行态势,今年的行情更堪比“冰封”。统计数据显示,前10个月哈尔滨土地市场仅成交4宗商住土地,共计111.24 万平方米,成交金额为7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6月14日消息,公告,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号召,加快公司产品新能源化进程,公司将于2025年12月停止传统燃油车的整车生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