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辖区基金公司关键数据公布:公募规模超10万亿,南方招商博时位列非货规模前十,百亿私募已47家
财联社7月11日讯(记者 闫军)企业主体活跃、深圳数据商博时位私募资本市场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辖区深圳已经一跃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基金金融重地。深圳证监局最新发布了《2021年监管年报》,公司关键公布公募规模详细阐述了过去一年,超万在资产管理大时代背景下,亿南已辖区内财富管理机构的列非稳健发展与监管情况。
《报告》显示,货规截至2021年底,模前深圳辖区的百亿资产管理总规模16.77万亿元,同比增长18.59%。深圳数据商博时位私募其中,辖区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合计10.31万亿元,基金同比增长26.97%,公司关键公布公募规模其中南方基金、超万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进入全国基金管理公司非货基规模排名前十。
私募基金方面,辖区内2021年备案私募机构资产管理规模2.27万亿,同比增长15.14%。管理规模大于100亿元的私募机构共计47家,同比增加6.82%,呈现行业规模向头部公司聚集趋势。
在监管方面,深圳证监局持续推进行业向规范发展迈进。2021年累计对持牌机构中12家公司、19名个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31项;同时,私募基金监管不断加码,通报私募涉刑个案1例,在局外网公布147家黑名单机构。
深圳辖区内32家公募管理规模突破10万亿
过去一年,深圳辖区资产管理规模保持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深圳辖区的资产管理总规模16.77万亿元,同比增长18.59%。值得关注的是,基金公司资产规模增速迅猛,去年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合计10.31万亿元,同比增长26.97%。
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6.73万亿元,同比增长29.54%;基金管理公司非公募管理规模(包括年金、社保、专户)3.59万亿元,同比增长22.42%。不过,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0.57万亿元,较2020年下降34.14%。
在公募基金数量上,截至2021年底,深圳辖区共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32家,在全国占比23%,按非货币理财基金规模统计,全国前十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深圳辖区有3家,分别是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和博时基金。
赚钱能力上,深圳基金公司表现同样不俗。2021年深圳辖区基金管理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7.16亿元,净利润116.44亿元,同比增长42.82%,其中,净利润在5亿元以上的有7家,分别为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博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鹏华基金、银华基金和前海开源基金。
百亿规模私募达47家
深圳是私募发展的沃土,截至2021年底,深圳辖区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4308家,尽管同比减少3.67%;存续基金产品19783只,同比增加20.78%,管理人和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存续规模2.266万亿,同比增加15.11%,居全国第三位。
其中,股权创投类机构2316家,同比减少3.4%,涉及产品6914只,同比增加7.83%,规模1.47万亿,同比增加6.24%;证券类机构1900家,同比减少2.41%,涉及产品12476只,同比增加31.94%,规模0.65万亿,同比增加56.25%。
尽管辖区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有所下降,但头部机构保持良好增速。数据显示,深圳辖区管理规模大于100亿元的私募机构共计47家,同比增加6.82%。其中,股权创投类机构31家,与去年同期持平;证券类机构13家,同比增加44.44%;其他类机构3家,同比减少25%。
12家持牌机构公司被采取31项行政监管
作为民营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深圳地区财富管理需求旺盛,公私募等财富管理机构扎堆,监管成为深圳证监局工作中的重头戏。
《报告》显示,2021年的监管重点工作包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开展日常监管、加强稽查执法力度、切实推动打非清整、提升科技监管效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
在日常履行监管职责上,深圳证监局依法严格监管,规范行业秩序,坚持负面约束与正面引导并举,督促辖区机构严守合规底线,强化机构治理与人员管控,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聚焦重点领域,严格监管执法,2021年全年累计对持牌机构中12家公司、19名个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31项。
其次,深圳证监局不断推动资管新规整改,督促出清风险,回归行业本源,2021年辖区待整改产品较整改期初压降96.97%。按照“培训、自查、评估、检查”全覆盖思路,组织辖区基金公司主要负责人、督察长及全体合规人员参加合规培训,开展全覆盖自查整改及现场检查。先后组织开展机构治理、从业人员管理、销售新规落实等全行业自查整改工作,结合自查情况开展现场抽检,督促机构“真整改、见实效”。
此外,深圳证监局还加强科技监管能力,完成资管机构报备系统上线试运行,实现文件报送自动流转,业务数据线上采集,提升监管工作效率。
在协同监管上,深圳证监会聚焦前沿政策、合规管理、基金销售等主题,全年指导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组织培训6期,累计参训约4,000人次;积极倡导行业最佳实践,指导基金同业公会编撰《基金行业信息安全白皮书》《深圳公募基金合规管理实务手册》,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分类化解私募基金风险
秉持“扶优限劣”基本方针,近年来深圳证监局对私募行业监管动作不断,以扎实有效的举措促进私募行业合规健康发展。
《报告》显示,2021年,深圳证监局按照“摸清风险底数,严格防止增量,有效控制变量,逐步化解存量,加强联合惩戒”的思路,不断强化私募基金监管执法,综合运用自查自纠、风险监测、现场摸排、核查处置等手段,持续向辖区机构传递强监管信号、传导监管压力,有效遏制私募基金风险相互传染和扩散蔓延,深圳私募基金行业底数基本清楚,整体风险逐步收敛。
在处罚力度上,深圳证监局2021年全年对私募基金及从业人员采取行政监管措施36单,出具行政处罚4单,通报涉刑线索20余件,在局外网公布黑名单机构147家。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证监局对辖区私募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打击出清“红色”机构,督促“黄色”机构整改转绿,引导“绿色”机构持续合规。2021年,辖区“黄色”机构数量呈持续下降趋势,900余家“黄色”机构转绿,“绿色”机构数量显著上升,数量已占辖区八成以上,另有44家“红色”机构被公开通报,分类化解私募基金风险。
对待私募乱象坚决说“不”。深圳证监局强调监管姓“监”,私募姓“私”,及时通报监管情况和惩处案例,不断释放监管从严信号。
2021年,深圳通报私募涉刑个案1例,在局外网公布147家黑名单机构,公开全部行政监管措施,发布6期监管情况通报,公开督促1家机构责任人接受监管约谈,组织30余名风险机构责任人旁听私募基金集资诈骗案庭审,警示违法违规后果。
《报告》着重引用了“前海汇能”处置案例,2013年9月29日的前海汇能存在发行24只私募基金产品未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备案手续,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向投资者承诺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挪用基金财产等行为,违反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深圳证监局对前海汇能和公司两名负责人徐山、康媛媛作出行政处罚,对二人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并将涉嫌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此外,深圳证监会还推动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切实当好“监管助手、服务能手、发展帮手”,指导后者探索建立“白名单”机制,鼓励优质私募机构做优做强。并制定私募基金合同范本及必备条款,举办专业培训20期,覆盖2.6万余人次,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8次,走访555家机构等系列活动,促进行业机构健康发展。
《报告》指出,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深圳证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证监会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抓改革、防风险、强监管、促稳定,深圳资本市场总体保持了稳健发展势头,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责任编辑:热点)
-
来源:北京商报闽三角的经济版图正在重构。8月30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新建福州)厦门)铁路以下简称“新建福厦高铁”)全线铺轨贯通。通车后,福州、厦门将现“一小时生活圈”,厦门、泉州、漳州闽三角将形成 ...[详细]
-
5月7日,网传浙江金华放松限售,由之前的取得《不动产权证》满3年后方可上市交易调整为“自合同备案之日起满三年后方可上市交易”。对此,中国证券报记者向当地房地产服务中心确认得知消息属实。金华市房地产服务 ...[详细]
-
美国取消对台军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梁永春认为,显然,美方突然叫停这两个对台军售项目,是中方在台湾问题上坚持斗争的结果,也是美国拜登政府为了寻求中国支持而不得不做出的让步。梁永春分析,现在美国经济深陷困 ...[详细]
-
辽宁省纪委2022年1号文件公开发布以来,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营商环境监督行动,现将近期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如下。一、工作进展2022年3月,全省通过“12345”政务服务平台受理、接收信访举报、巡视 ...[详细]
-
上海有消费者通马桶被收5000元?最惨的付了1.9万元!“避坑”指南来了
来源:上观新闻最近,上海消费者曹先生请人疏通马桶,被收费近5000元的消息上了热搜。回顾这一事件,就是消费者遇到了诈骗公司,用成本价100多倍的价格购买了“专业疏通剂”疏通马桶。幸好,消费者事后选择了 ...[详细]
-
5月7日,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发布公告,今天9时起暂停办理现场业务。此举旨在进一步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配合属地做好疫情风险排查,保障办事群众身体健康。 ...[详细]
-
5月7日,辽宁沈阳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沈阳疫情防控最新消息:2022年5月6日0时至5月7日10时,沈阳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系域外返沈人员,在集中隔离场所例行核酸检测发现。新 ...[详细]
-
各家险企四月微博影响力如何?中国人寿拿下冠军,五大险企中新华保险排名最后丨月榜
保险机构微博影响力哪家强?新浪财经推出“中国保险业微博影响力排行榜月榜)”。综合来看,4月微博影响力BII)在80分以上的仅有一家保险机构;分数在70-80之间的有九家保险机构。此外,以82.17的成 ...[详细]
-
根据社区和社交平台上网友的反馈,适用于 Windows 平台的 iCloud 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包括视频损坏以及显示陌生人照片的情况。不少用户反馈在使用 iPhone 13 Pro 和 iPhone ...[详细]
-
据5月6日科技博客Apple Insider消息,在日本的首家Apple Store零售店苹果银座将于2022年9月开始拆除,它于2003年11月30日开业,总部设在东京的Sayegusa大厦。据日媒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