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就业或成新常态 权益保障仍是课题
来源:北京商报
8月29日,银发业或#如何看待老年人退休再就业##退休后竟然还能再就业#这一话题登上微博话题榜。成新常态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权益老年人就业成为社会各界关切的保障话题,开发“老年红利”的仍课呼声也逐渐兴起。目前我国相关部门、银发业或各地方已经开始有所动作,成新常态推动和服务于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权益专家分析称,保障银发就业或将成为一种新常态,仍课老年人再就业虽然本身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问题,银发业或但这是成新常态在理念上将老年人视为资源而非负担,是权益推进“积极老年龄化”方案的体现。但是保障,在老年人就业的仍课劳动权益保障仍需跟上,目前还存在法律风险,如何让银发就业发挥真正价值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银发就业场景频现
快餐店内,一位银发店员正忙着为顾客点餐,“退休了,还是闲不住,我想继续找点活干”。目前,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速,这样的场景也越来越多。
餐饮服务行业也成为银发工作者适宜和需求的主要对接缺口。中国老年人才网显示,北京麦当劳正在招收退休人员做服务员,要求女50岁、男60岁以上,实行弹性工作制,每月工资在1800元/3500元。
步入老龄化时代,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展现出巨大劳动力供给潜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逾2.6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9%,其中60岁到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半数以上,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仍有工作意愿和能力。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探索适合老年人的灵活就业模式,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
值得关注的是,在针对老龄群体就业服务上也有进一步跟进,8月24日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这标志着我国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建设。
北京商报记者登录中国老年人才网看到,目前在线招聘信息包括咨询引导员、中医医师、在线教师、护士、养老客服等,工资水平集中在2000-3万不等。此外,在求职招聘板块,不少求职者在线贴出自己的年龄及学历等简历信息,许多已达退休年龄的求职者学历信息为本科和硕士研究生。
“低领老年人群内部差异性很大。”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老年人再就业的职位选择也会根据老年人的主观意愿、健康状况、职业经历、能力特长等因人而异。再就业情况也存在两极分化。少数身体状况良好、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老年人如医生、教师等职业有返聘现象,部分低龄老年人仍然集中在保洁、保安等低门槛行业,很多低龄老年人仍渴望在退休后融入社会。
“无关收入,再就业是希望继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让我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退休后再就业工作者梅女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她在一家物业上班,像她这样的年纪,不必承担生育抚养压力、经济压力,且早已拥有几十年的工作经历,责任心更强,经验更丰富,可以说拥有无可替代的“年龄优势”。同时,梅女士也提到,“雇佣老年人,企业也可省去很多人力成本,是双赢”。
不可照搬国际经验
“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重,充分利用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开发‘老年红利’的呼声逐渐兴起。”宋健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我国各相关部门、各地方已经开始推动低龄老年人就业。
8月,福州市人大常委会采纳市人大代表陈长钦《关于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的建议》,多措并举营造有利于老年人就业的社会氛围。
5月,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强调,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针对老年人就业需求和特点,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提升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水平。培育和发展基层老年协会,建立激励机制,推进基层老年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世界范围内,老年人再就业也已成为趋势。
“世界发达国家率先经历人口转变,遭遇适龄劳动力不足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普遍采取禁止年龄歧视、延长退休年龄、提升老年人就业技能、增加老年人就业机会等措施。”对于国外老年人再就业模式,宋健解读道:“国际社会从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提出‘生产性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等概念,在理念上将老年人视为资源而非负担。”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也是全世界老年人再就业最多的国家。在日本,随处可见老年邮递员、老年巡视员、老年出租车司机。据了解,日本重视引入短时间劳动等多样化的劳动形式,多以服务业为主,成立专门的老年人职业介绍中心,并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日本老年人很多活跃在灵活就业岗位上,政府鼓励老年人‘自主、自立’,以缓解年轻劳动力紧张等问题。”宋健表示。
人口老龄化同样是欧洲国家的难题。目前,欧洲各国普遍的做法是延长退休年龄、增加老年人劳动供给,给予积极财政激励政策。在德国,银发工作者已经成为劳动市场上的重要力量。据德国《图片报》报道称,2020年约有104万退休老人再就业,这一数字创历史新高。
对于国外的老年人再就业模式能否给国内提供借鉴这一问题,宋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我国整体“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背景下,应该及时对老年人就业的前景进行科学研判,借鉴、参考国际社会的有益经验。
“要尊重老年人个体意愿,以自愿为基础推进就业工作,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就业需求,不能采取一刀切或是照搬国际经验。”宋健直言。
权益保障尚存法律风险
“老年人再就业本身不会缓解老龄化,但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经济自理能力,能够让社会理解‘老年人也是资源’的观点,推进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是‘积极老龄化’的方案体现,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养老问题。”宋健称。
现实中,老年人就业的实现还存在诸多障碍,如老年人就业保障不充分、年龄歧视、老年人职位设限等,怎样真正为老年人就业铺平道路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在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权益保障方面,目前劳务关系对老年人退休再就业的保护并不全面,诸如社保、加班、工伤等基本保障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较大分歧。对此,梅女士表示,自己所在的物业属于正规企业,虽然不交保险,但会提供意外险,保证员工安全。
“老年人再就业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王之焰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依法已享受退休待遇的,不构成劳动关系,通常为劳务关系,也可以参照适用劳动法自己劳动合同法的约定,双方有约定的依据约定。老年人劳动权益的保障目前没有法律规定,由于年龄问题,用人单位无法给老年人缴纳工伤保险,这方面会产生很大问题。“可以说老年人的劳动保障仍处于空白领域。”
“选择正规、可信的就业平台,多以灵活用工的方式回到社会上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王之焰表示。
如何为老年人再就业再寻发力点?宋健表示,应科学借鉴国际经验,使用法律措施禁止任何对老年人的就业歧视。帮助有意愿就业的老年人顺利就业,保障其合法权益。通过对老年劳动者、雇用老年人的单位相应的激励,鼓励有能力的老年人从事社会劳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雇用老年人。“同时,要通过多种渠道为老年人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更新知识、增长能力,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工作环境,在理念、行动上持续为老年人再就业赋能。”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郝彦
(责任编辑:焦点)
-
工信部翁啟文:探索设立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信贷保证保险
财联社11月22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翁啟文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需要产业界与金融界协力推进产融合作,构建适配产业变革的金融知识体系和路径。 ...[详细]
-
注册制加速投行分化,催生航母级券商!海通证券姜诚君:未来改革应坚持市场化法制化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投行眼里的科创三年“科创板设立三年来,注册制改革蹄疾步稳,其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北交所相继试点、成功实施,为注册制全面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 ...[详细]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网站显示,7 月 8 日,华硕电脑上海)有限公司因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被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侯嘉成7月21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存款便利利率分别提升50个基点至0.5%、0.75%、0%,这也是欧洲央行11年来首次加息。与此同时,欧洲央行推出反金 ...[详细]
-
见习记者 张艳芬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修订发布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在《办法》发布的同一天,上海票据交易所也发布了《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彭艳秋7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介绍2022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刘莉华表示,夏粮早稻秋粮三季粮食,夏粮已经丰收到手,增产 ...[详细]
-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7月19日文章,原题:拜登的中东政策与其对华政策相矛盾 在美国对华发动的“新冷战”中,拜登一直将“价值观”如民主和人权)作为构建联盟的主要基石。但他对沙特的访问严重削弱了这种论调。 ...[详细]
-
7月20日,据行情走势图显示,近日,期货的价格在18.600美元/盎司附近整理,那么,接下来,其价格将何去何从?经济学家:美元霸权衰退,将加剧美国经济衰退近日,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经济学教授赫德 ...[详细]
-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详细]
-
当地时间21日凌晨,巴西民事警察和军事警察联合在该国东南部里约热内卢市一处贫民区展开一项旨在打击盗窃、抢劫团伙的特别行动。行动致一名军警、一名当地居民以及两名嫌犯死亡,另有一名警员腿部中枪,目前已送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