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难控供应端通胀 美国经济只能“坐以待毙”?
疫情带来的坐以待毙劳动力市场紧张、生产限制和物流延误等供应相关因素推动了消费者价格物价指数达到几十年来的美联美国最高水平,这给美联储缓解通胀压力、储难避免经济衰退的控供使命带来了麻烦。
由于需求因素的应端下降,在疫情刚开始的通胀短时间内发生了通缩冲击。直到2021年3月——几乎是经济在刺激经济的美国援助计划(American Rescue Plan)颁布的同一时间——由于需求因素的短暂增加,通胀开始攀升。坐以待毙然而,美联美国供应短缺因素在2021年4月开始显现,储难此后一直处于高位。控供
智通财经了解到,应端尽管如此,通胀近期通胀水平的经济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供应问题。旧金山联储经济研究部(Economic Research Department)副总裁Adam Hale Shapiro在最近的坐以待毙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具体来说,供应因素推动了大约一半的通胀飙升,而需求因素则推动了约三分之一的通胀飙升,他补充称,其余因素是由不明确的因素造成的。
总体而言,胀几乎由需求以外的三分之二因素构成。Shapiro的评估基于供求因素对12个月 PCE物价指数的影响,PCE物价指数是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如下图所示,由于食品和能源供应中断,供应驱动了最近通胀加速。
至于美联储,它现在很难降低主要由供应因素推动的通胀压力,只能降低需求推动的通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美联储的工具旨在抑制需求。他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称:“因此,我们能否实现软着陆的问题,实际上可能取决于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
换句话说,美联储通过加息和缩减资产负债表来收紧金融状况有助于减少需求。但它肯定没有任何工具可以直接修复由疫情和俄乌的战争引发的供应链中断。由于通货膨胀持续高企,美联储被迫采取强硬的货币政策。但是,美联储通过缩减需求以降低通胀,无法避免的阵痛将由美国经济来承担。
过去一年,美联储的政策制定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已将政策利率从超宽松负水平上调175个基点,并在6月初开始收缩其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
此前(6月15日),经济分析师Komal Sri-Kumar表示,没有软着陆的前景,美联储的鲍威尔缺乏“魄力”。
(责任编辑:热点)
-
俄罗斯卢克石油宣布董事会主席因重病去世,俄媒称其“在医院坠亡”
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9月1日发布声明称,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加诺夫Ravil Maganov)因重病去世。声明指出:“马加诺夫对卢克石油公司,以及整个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卢克石油表 ...[详细]
-
跻身“万亿俱乐部”第十!数字、消费“双擎驱动”,青岛打开新通道
这是一张照见城市消费动能当下和未来的榜单。日前,在2022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二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召开期间,稷量数科携手浙江省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发布了《万亿俱乐部城市数字消费指数2 ...[详细]
-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9月17日电据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美国医学会杂志》9月16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约1/5的美国家庭背负医疗债务。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因医疗债务而无力购买食品杂货或者支付购房贷款。这项研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报记者 孟 珂11月21日,北证50成份指数以下简称北证50)正式发布实时行情,意味着北交所开启指数化投资时代。北证50以2022年4月29日 ...[详细]
-
转自:中国经营网本报记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报道近日,新浪科技报道,小米大概率不会收购北汽的工厂,也无意采用代工生产的模式,而是会自建工厂。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向小米方面求证此事,其表示对此不作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刘立国际粮价高企的预期或推动种业需求上升,优质种企有望迎来高速成长阶段。“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支撑。当前我国种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律 ...[详细]
-
◎董铭戈达尔去世的消息来得有些突然,《解放报》的独家信息令很多媒体和影迷们措手不及,直到法新社从瑞士传来确认的消息——91岁的电影大师真的走了,而且还是以安乐死的方式离开。这很“戈达尔”。“成为不朽,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以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大数据为基础,全面总结2022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上半年,在理财市场规模稳步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