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高校专家:外国人需适应中国超出其预期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严雨竹]“很少有国家愿意坐下来,澳高(像中国这样)以这种方式制订创建福利国家的校专需适计划。”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大卫·古德曼近期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他对中国共同富裕道路的家外看法。古德曼曾在中国多个城市生活,国人国超见证了中国不断发展的应中预期过程。在澳大利亚新政府上台后,澳高他联合多位澳中国问题专家,校专需适致信新总理,家外呼吁政府改善对华关系。国人国超在古德曼看来,应中预期很多国家此前对中国的澳高预测都是错的,外国人需要适应中国发生超出他们预期的校专需适事情。
环球时报:您曾在中国多个城市居住和生活过,家外中国的国人国超变化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古德曼:中国这些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上世纪70年代初来中国时,应中预期我吃的不是太好。当时我能吃上米饭,但吃不上多少肉,所以某年圣诞节我去了香港,然后直奔麦当劳。在我第一次去天津和苏州时,这些地区非常贫穷。然而进入80年代后,一切都变了,现在许多城市彻底改头换面了,它们的医疗保障、公共设施和交通大大改善,比如苏州高新区比西欧很多地区的生活水平都要高。如果你像我一样从苏州工业园区出发到伦敦旅行,你会觉得自己去了发展中国家。
环球时报:对于中国提出的共同富裕道路,您有何看法?
古德曼:中国宣布在浙江开展一批非常有趣的试点项目。在我看来,中国的出发点有二:一是需要在地方一级提供更多福利;二是需要对公共财政进行改革。因此我对中国共同富裕道路的理解是,它是在地方一级将企业、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福利服务结合起来的项目,既为需要做的事情提供资金,又在卫生、教育等公共领域提供服务。
很少有国家愿意坐下来,(像中国这样)以这种方式制订创建福利国家的计划。20世纪40年代,英国有个名为“贝弗里奇报告”的计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计划被迫修改,并在很大程度上被放弃了。然而,其他很多国家甚至没有进行尝试,比如美国的理念是,如果你想要福利就必须工作。但如果社会中的某个个体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能力照顾自己,就需要通过集体努力来照顾他们。
我对中国共同富裕道路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这可能是在特定系统中创建福利社会的一种方式。很少有国家有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体系,中国各方面规模都十分庞大,因此需要的福利规模也非常庞大,而规模大意味着内部的巨大差异。
环球时报:中国共产党已经迈入第二个百年,您对未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有什么期许?
古德曼:很多国家此前对中国的预测都是错的,外国人应该学会期待中国发生超出他们预期的事情。比如上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在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中国之外的很多人,包括不少中国问题专家都说,想法不错,但这不可能实现。然而中国不仅实现了这个目标,还提前实现了。世界必须了解中国内部的差异以及不断变化的动态。在战略层面上,理解中国的本质非常重要。
环球时报:莫里森上台后,澳大利亚在短短几年内开始敌视中国,帮助美国遏制中国,而这并不符合澳大利亚的利益。您认为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古德曼:莫里森政府敌视中国的原因之一,是一些政客更喜欢其他国家对本国构成某种“威胁”,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这种“威胁”为自己在国内争取支持。此外,美国和欧洲的国防企业资助了澳大利亚一个主要智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它是澳大利亚攻击中国的主力。军火商当然也希望存在一种“中国威胁”,这对他们的生意有好处。
环球时报:澳大利亚新政府上台后,有缓和澳中关系的迹象。您如何看待澳中关系重启的前景?
古德曼:阿尔巴内塞政府在缓和澳中关系方面正在谨慎前行,澳中两国目前都没有出现消极迹象。目前澳大利亚国内正在进行关于“澳大利亚是否应该与美国结盟”的大辩论,我认为这种辩论很有必要,(其作用之一在于驳斥)一种无稽之谈,即认为澳大利亚需要核潜艇来保卫自身安全,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阿尔巴内塞政府与莫里森政府不同的另一方面在于,其政策将基于外交,而不是对中国喊话、告诉中国该怎么做,这一点非常重要。
环球时报:在莫里森政府营造多年的负面对华叙事背景下,您认为澳大利亚各界应如何加强对中国的了解、增进双向沟通?
古德曼: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应该鼓励不同国家同一行业的人进行交流。此外,不仅应该通过专业组织来推进两国人文交流,还应该把孩子们也包括进来。澳大利亚的学生可以到中国进行短期游学,反之亦然。澳大利亚孩子如果要在中国上3个月的学,自然就会先去学习中文,这就有助于促进外国对中国的了解。我希望人们能够把目光放长远,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在一起工作的世界而努力。
(责任编辑:百科)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 ...[详细]
-
财政部:5月底留抵退税规模达1.34万亿元,车购税减半征收预计惠及870万辆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 6月2日,财政部举行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受国内多点散发疫情以及国际局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影响,3月以来尤其4月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了稳住经济 ...[详细]
-
证券时报网讯,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大力发展数字金融。银行保险机构要强化科技赋能,依法合规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开展流程 ...[详细]
-
年报遭十连问,世联行未能按期回复问询函,10亿元减值损失或受恒大拖累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华夏时报图源:世联行官网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苗诗雨 李未来 北京报道5月13日,沉浸在股价涨超10% ...[详细]
-
多家上市公司瞄准斯诺威控制权 包括协鑫能科、盛新锂能、天华超净等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继今年5月拍出20亿元天价后遭遇悔拍,川西锂矿公司斯诺威的控制权归属重新受到市场关注。和近期分别披露公司参与斯诺威破产重整案和斯诺威大股东股权拍 ...[详细]
-
联合国批准土耳其将外文国名由Turkey更改为Türkiye
新华社联合国6月1日电记者王建刚)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1日对部分媒体说,联合国已经正式批准土耳其将其外文国名由Turkey更改为Türkiye的请求。迪雅里克说,联合国已经收到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 ...[详细]
-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之年。在“十四五”规划纲要第十一篇中提到,我国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争取2060年 ...[详细]
-
出品 / 节点财经6月1日,在港上市的影业发布了2021/22财年业绩,实现了首次扭亏为盈。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阿里影业的净利润为1.5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17亿元。营收规模从去 ...[详细]
-
聚焦高质量发展。设置“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助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合规法律服务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为推动构建高水平社 ...[详细]
-
OPEC拟暂时不将俄罗斯计入生产协议 海湾国家对石油增产跃跃欲试
财联社6月1日讯编辑 马兰)据媒体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部分OPEC成员国正在考虑在石油生产协议中暂时排除俄罗斯,因为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将损害俄罗斯的增产能力。而如果将俄罗斯排除在该协议外,那么包括沙特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