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势头正盛:项目可遇不可求 上市公司忙投资
“项目可遇不可求,求上民企参与其中机会难得。投资”谈及今年以来掀起的抽水抽水蓄能建设热潮,有企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此评价。蓄能项目
自2021年9月份抽水蓄能发展的势头市公司忙顶层设计《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下发后,我国抽水蓄能项目真正迎来爆发的正盛契机。
尽管当前新型储能的可遇发展势头同样生猛,但作为我国储能结构体系中规模最大、求上技术最成熟、投资经济性最优的抽水储能类型,抽水蓄能的角色无疑举足轻重。
近期,我国各地频频传来抽水蓄能项目投产发电、核准建设的消息。这其中,华东地区当前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浙江长龙山抽水蓄能项目于6月30日实现全面投产的消息,一度提振A股抽水蓄能板块。
的确,从过去由电网企业唱主角到如今投资主体多元化,我国抽水蓄能的发展势头正盛。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仅A股上市公司所公布的抽水蓄能项目数量达到8个,规模达1150万千瓦,总投资超过746亿元。
今年核建规模或超5000万千瓦
近日,国内首份系统总结、全面归纳抽水蓄能产业发展的行业发展报告《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年度)》(下称《发展报告》)发布。《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规模3639万千瓦,核准在建总规模6152万千瓦。到2022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约4500万千瓦,核准建设规模预计将超过5000万千瓦。
事实上,我国一张有关抽水蓄能产业的宏伟图卷已经打开,抽水蓄能多次出现在了近两年的重要文件中。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2022年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力争到2025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在建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左右。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今年6月1日发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亦提出,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开展水电、风电、、抽水蓄能电站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试点。
与此同时,有关抽水蓄能的行业发展规划也在陆续释放信号,意味着我国抽水蓄能建设正在驶上“高速路”。
2021年9月,《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000万千瓦左右;到2035年,形成满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的,技术先进、管理优质、国际竞争力强的抽水蓄能现代化产业。
此外,有关抽水蓄能电站价格形成机制问题,也在为该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奠定政策的基础。
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抽水蓄能电站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在形成竞争性电力市场以前,对抽水蓄能电站实行两部制电价。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明确以竞争性方式形成电量电价,将容量电价纳入输配电价回收,同时强化与电力市场建设发展的衔接,逐步推动抽水蓄能电站进入市场,着力提升电价形成机制的科学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电价信号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抽水蓄能也多次出现在地方规划中。
例如,今年3月至5月,内蒙古、安徽、江西先后在各自的能源发展规划中公布了抽水蓄能的建设目标。其中,安徽提出“十四五”期间,核准抽蓄电站项目9个,装机容量1080万千瓦,到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全省累计建成抽蓄电站装机容量分别达468万千瓦、1000万千瓦以上和1600万千瓦以上。江西则提出,“十四五”期间,力争核准建设抽水蓄能电站4座以上。
上半年A股抽水蓄能投资达746亿元
6月的最后一天,A股公司(000875.SZ)公布了一则消息——该公司与吉林省汪清县人民政府签署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投资协议有了新进展,一期项目规模180万千瓦,计划投资127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双方实际上签署的投资规模共计500万千瓦。而根据6月30日《吉林日报》的报道,吉林省汪清抽水蓄能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审查,电站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抽水蓄能电站集群。根据规划,该项目将分三期建设,工程总工期79个月。
抽水蓄能被称作电网的“充电宝”,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调节电源。但由于抽水蓄能项目建设难度大、资金投入高、建设周期长,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一度使得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较为缓慢。
“每个能够落地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都会被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规划里,所以项目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前述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主体工程到投产一般都需要经历7年左右。
事实上,早在2014年,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放开抽水蓄能电站开发方的限制,鼓励社会投资进入,并明确了抽水蓄能电站实行两部制电价的电价机制,一度使得各方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不过,2019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规定“抽水蓄能电站、电储能设施不计入输配电定价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网企业投资建设的积极性。直至去年4月份,由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对两部制电价政策、费用分摊疏导机制等各方关切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重新提振了市场信心。
“两部制电价规定抽水蓄能的盈利由容量电价+电量电价组成。”分析认为,电量电价部分有望在电力现货市场的辅助市场服务中赚取峰谷价差电价,“我们估计,两部制电价+电力辅助市场有望增厚抽水蓄能电站盈利性5%至10%。”
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不少上市公司加入建投大军。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9家A股公司公布了8个抽水蓄能项目,合计规模达1150万千瓦,累计投资总额为746.99亿元。
这其中,投资额超百亿的项目有两个:除了前述的吉林汪清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一期)外,则是浙江建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该项目规模240万千瓦,总投资124亿元。
今年4月份,A股公司(002015.SZ)发布公告,拟以自筹资金现金收购江苏协鑫电力有限公司持有的浙江建德协鑫抽水蓄能有限公司51%的股权并实缴51%股权比例的注册资金,而标的公司则是浙江建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建设主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建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预计将于今年8月底核准,地方政府要求9月15日前具备实质性开工条件,总工期78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规划中,发展抽水蓄能业务甚至成为其业务转型的重要抓手。
今年3月份,以煤电、煤炭为主营业务的(600157.SH)宣布与(600900.SH)和三峡集团河南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在河南省内开展包括但不限于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及其他新能源电站项目,预计到2030年,合资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储能和新能源项目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
“本次合作将加快永泰能源向新能源领域转型。”永泰能源称。
(作者:曹恩惠,费心懿 )
(责任编辑:百科)
-
重磅!降准要来!国常会部署六项新任务,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政策工具,巩固经济回稳向上!
11月23日,据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 ...[详细]
-
涨停的预期,跌停的结局。昨日,1.8万名股东,在极其复杂的情绪中度过。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深度绑定国资大鳄保利,为何也救不了公司的股价呢?攀上资本大鳄当做定制家居的皮阿诺,从股权关系上,与保利牢牢绑定, ...[详细]
-
4080 12GB显卡被喷到取消发布,英伟达这次的刀法翻车了
来源:差评这几天大家都被英伟达最新的旗舰显卡 4090 给刷屏了,它的性能也确实非常强大,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托尼自己也测了这块 4090,确实是科技与狠活的结晶,再加上 DLSS 3 的加持,管你什 ...[详细]
-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为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广东能 ...[详细]
-
卡卡业面包配料标注“保密”,营养成分全是“?” 市监部门:正调查处理
来源:上游新闻“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标识,写的是保密和问号。”近日,湖南一位消费者吐槽,网购寄来的一款赠品面包外包装配料一栏居然写着“保密”,各项营养成分更是打满了问号。消费者由此质疑:“不管是不是赠品, ...[详细]
-
本报记者 余俊毅信托业内一直备受关注的信托业务分类征求意见近期有了新动态。近日,有多家信托公司向《证券日报》记者证实,公司已收到监管部门下发的《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 ...[详细]
-
【#周星驰发文招聘Web3人才#:会亲自挑人,要求宅心仁厚】10月18日,周星驰开ins发文招募人才。他在白板上写下“请人”二字,并附言:“在漆黑中找寻鲜明出众的Web3人才”。要求熟悉Web3,有项 ...[详细]
-
中金:免税行业整体发展迅速,消费回流大势所趋,看好具有较高增长确定性的消费龙头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金消费复苏研究 | 免税:消费回流支撑行业广阔空间来源:中金点睛我们认为中国免税行业整体发展迅速,消费回流大势所趋,中国免税店的优势亦不断增强 ...[详细]
-
在日前发布的“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中,有12家中国制造商上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今天2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为中国企业的亮眼表现点赞。近日,由中国企业参与设计建造的卡塔尔 ...[详细]
-
本报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其中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