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下的稳增长,一季度东莞经济呈现三大特征
文 / 于长洹
4月27日,超预期东莞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出炉。下的现一季度,稳增莞经东莞实现GDP2449.12亿元,长季同比增长2.2%。度东
客观来说,济呈东莞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暂时困难,特征虽然运行总体平稳,超预期但受内外部环境超预期影响,下的现稳增长仍面临不确定性和挑战。稳增莞经
透视经济运行状况,长季除了要看主要数据指标,度东还要透过数据看到经济运行趋势。济呈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特征外部环境和疫情多点频发带来的多重考验,东莞经济的超预期韧性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当前,东莞经济呈现出承压重、韧性足、潜能大三大特点,一季度经济数据让我们读懂了东莞经济的韧性基因。对于刚刚迈入“双万”新赛道的东莞而言,经历这次本土疫情“倒春寒”,一定程度上也检验着其经济发展“成色”。
承压重:稳 “双链”存在较大挑战
从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东莞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特点。当前,东莞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对全市经济稳定形成压力;去年东莞同期高位开局,今年稳增长压力较大;疫情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同样面临压力。
事实上,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东莞在其发展历程中也曾经历多次险滩。在遭遇多次危机冲击和产业结构调整中,东莞经济挺住了,而且发展更有信心、有底气。
2008年,经历金融危机的淬炼,东莞加快腾笼换鸟和产业转型升级,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逐步发展壮大,为东莞新一轮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冲关万亿GDP城市的道路上,也是一波三折。2020年受疫情影响,东莞GDP未能按预期破万亿。2021年,东莞经济强势复苏,成功跨入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成为全国第15个拥有万亿GDP和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
在外界看来,经历了几轮疫情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东莞能够站上“双万”新赛道,是非常不易的。
今年一季度,东莞再次遭遇本土疫情,不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集中反映在跨境物流受阻、供应链不畅、原材料价格攀升等问题上,对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制造业城市影响尤为明显,特别是对东莞的中小微工业企业造成较大冲击。
我们必须要清醒看到,疫情仍然严峻,作为“世界工厂”,东莞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完整性与稳定性还存在很大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如果产业链供应链无法稳定,就容易引起对预期乃至市场信心的波动。
因此,维持 “双链”稳定成为东莞今年来政策端发力的重点。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东莞及时出台纾困、保链系列政策措施,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提振了市场发展信心。
韧性足:工业底盘依然扎实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对于制造业重镇东莞而言,尤为如此。经历疫情大考,东莞能恢复元气,这与其长期坚守制造业发展的底色和优势密不可分。
从一季度经济数据也可以管窥一二:一季度,东莞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66.08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速大幅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4.18亿元,同比增长3.6%;以“倍增企业”为代表的龙头则发挥了引领作用。
可以说,正是制造业稳住了东莞的增长脚步,也保持了东莞跃动的经济活力。
由20万家工业企业、1.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38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4家专精特新企业和19家超百亿企业、3家千亿企业等组成的先进制造体系,这是东莞经济最重要的基本盘。
透视东莞的产业发展,可以发现其具有市场开放早,成熟度高,投资环境好,空间大的优势,政府具备了成熟运行和驾驭市场的能力,还有宽松的政策环境。在遭遇外部环境的冲击时,东莞产业依托市场的力量,往往呈现出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东莞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来自东莞。华为、OPPO 和 vivo 三大智能手机“巨头”齐聚在此,产业链具有极高完整度。在疫情之下,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为代表的东莞企业表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就像弹簧一样,越是承压,越是坚挺,这离不开完整产业体系的支撑和企业的未雨绸缪。
疫情期间,东莞市相关部门曾对全市规模较大的36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尽管有疫情、出口受阻等不利因素,但全年订单稳中有增的占比仍然有61.3%,对东莞电子信息制造行业发展前景乐观的占比高达83.9%,在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数字化改造等方面有资金投入的占比为71.0%,普遍反映今年全年预计保持增长态势。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疫情之下,更体现出“东莞制造”的韧性,由于产业体系完备,关联性、耦合度强,东莞工业经济确保了循环畅通,其抗压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也得以凸显。
潜能大:经济新动能不断积蓄
进入第二季度,面对不确定因素和挑战,东莞稳增长依然面临压力。此时,市场主体的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东莞市也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近期,东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到基层、企业开展调研,召开工作会议,在多个场合鼓励企业坚定发展的信心。
在东莞全市重点外资企业代表座谈会和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座谈会上,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都表态称,要充分看到东莞经济的韧性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加快高质量发展。
近期,笔者在调研走访企业中也发现,东莞新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透过企业的生产经营可以看到,产业新风口正在形成,经济发展新潜能不断积蓄。
这与东莞的城市定位相契合。在“双万”新起点上,东莞已经明确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以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的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是东莞抵御风险、安身立命的必然选择,是东莞抢抓风口、稳中求进的最大底气。
看科技综合实力——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范围,东莞科技创新跃升“国家队”。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2.22%大幅提升至3.54%,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
看重大项目——今年,东莞全市力争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200亿元。一季度实际完成投资225亿元,同比增长17.4%,完成年度任务的18.8%,新开工项目33个,超额完成预定目标。东莞优越的营商环境也吸引着企业“用脚投票”,华为、京东等巨头也在持续加码。
看城市活力——根据此前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在人口吸引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中,东莞力压苏州、成都、杭州等大城市,排名全国第五;截至4月15日,东莞实有市场主体150.27万户,总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平均每7个东莞人就有1个是老板。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和产业红利,东莞正在积蓄起新的潜能。稳增长压力下,我们更加能够读懂东莞经济的韧性,我们坚信,东莞经济一定能行稳致远。
(作者:于长洹)
(责任编辑:焦点)
-
男子躺在床上,鼻子插着氧气管,嘴巴微微张合,12岁的女儿在床边跳着欢快的舞蹈……据媒体报道,日前,一段“女儿在爸爸病床旁跳舞”的视频引发网友争议,有人认为不妥,有人认为并无不可。视频拍摄者即该男子的妻 ...[详细]
-
(CYD.US)的主要运营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GYMCL)宣布,其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专卖发展有限公司(YMMC)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资公司——Suzhou Yuxing Automobile ...[详细]
-
财联社6月6日讯编辑 马兰)本月稍早,欧盟委员会公布第六轮对俄罗斯制裁,其中的石油禁运措施将导致到2022年底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减少90%。在俄罗斯石油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欧盟不得不展开自救行动,加 ...[详细]
-
河北沧州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细则出台 科技创新券每年申领最高额度20万元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王雅楠日前,《沧州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细则》出台,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创新活力。根据细则,科技创新券是由政府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免费发放的权益凭证,主要用于鼓励和支持科技 ...[详细]
-
北京时间22日凌晨,美股周一收跌,纳指下跌近1.1%。本周市场焦点是多家零售企业的财报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投资者密切关注零售业在“黑色星期五”的销售表现。一位美联储高官称美联储必须注意过度紧缩 ...[详细]
-
在经历了漫长的2个月后,上海6月1日起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复市,这座国际金融中心宣告回归。随着上海全面回归,外资金融机构又忙活了起来——这轮开放下的亮点就是资管业,此前几家获批筹备开业的外资公募基金,因疫 ...[详细]
-
财联社6月6日讯编辑 潇湘)随着美联储官员在6月议息会议缄默期前,敲定下了以通胀数据决定9月货币政策路径的基调,本周五将出炉的美国CPI数据,料成为6月首个完整交易周的首要议题。事实上,过去几周全球金 ...[详细]
-
中信证券强制员工捐款?公司相关人士回应:并非强制,是自愿捐款
近日,有粉丝近500万的微博“大V”以及另一位粉丝超过12万的微博博主先后爆料称,头部券商员工被“自愿”捐款至少200元,且整体捐款去向不明,引发市场关注。对此,中信证券相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 ...[详细]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每年圣诞节临近,欧洲许多城市都会举办传统活动,然而受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欧洲各国正在节省开支来度过这个圣诞节,各种庆祝活动不是缩减规模就是改用替代方案。据英国《卫报》20日报 ...[详细]
-
四川6月5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其中成都3例、广元2例
四川卫健委通报,6月5日0时至24时,四川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成都3例,广元2例),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5例在成都),新增治愈出院病例6例,无新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