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懋:低碳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加快实现绿色GDP
长三角资本市场30人论坛黄山峰会于8月23日在黄山举行。江懋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董事长、低碳的目的加黄山市信投集团董事长江懋参加了圆桌论坛讨论。发展
江懋指出,最终金融是快实经济的血脉,也是现绿另一只手,金融的江懋作用影响到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的低碳的目的加方方面面。她表示在实际的发展工作当中感觉到,金融机构赋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最终意愿,是快实非常强的,但是现绿大部分都停留在点对点的成效上,很难实现普及的江懋、批量、低碳的目的加常态化的发展成效。究其根本原因,最大的痛点是在当前绿色资源资产,特别是生态产品的价值认定和确权难以认定的问题。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她强调,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破题:
第一是要尽快、依法依规地去对绿色自然资产开展确权登记工作,也就是在权属上进行认定。这一项工作,我们的顶层制度设计如何能够尽快的跟上时代的步伐,加以完善。在实践过程当中遇到问题,可能很难找到法定的依据,导致有些工作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
第二,一定要下大力气,去组建绿色资源资产的专业的评估队,解决这项工作一样需要我们在顶层制度设计上加以完善。
第三是尽快畅通资本,要大力鼓励社会资本,包括智库,积极参与到绿色资产的管理上来,要鼓励社会资本去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包括绿色债券等,不断丰富金融产品,通过资本的力量促使我们有更多的绿色资源资产,包括生态产品成为交易标的,而且通过资本的力量,激活交易行为,能够提升它的交易价值,让参与绿色发展的人能够有更大的获得感,从而进一步的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到绿色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去。
第四个方面,她认为,从事金融工作还是离不开对风险的容错机制的建设,特别是金融赋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相对于我们其他的传统产业来说,还有很多的基础工作是比较薄弱的,可能会造成我们信贷金融更高的风险。
江懋表示,低碳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加快实现绿色GDP,黄山已经开展了GEP整个核算体系,作为中部设在黄山的平台来说,她认为安徽这几年已经形成了以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平台的思维干事、谋事、成事的环境氛围。从安徽来看,一定要把好的机制应用起来,大力支持技术进步,支持企业,围绕降耗减排的技术改造,在绿色低碳的创新技术产业,在新能源迭代的产业,走出安徽特色的领先模式。
(责任编辑:焦点)
-
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简称“惠民保”)继续掀起参保热潮。11月7日,2023年“清远惠民保”升级上线;11月15日,2023年“广州惠民保”正式开放投保……11月以来,全国多地升级 ...[详细]
-
英国首相特拉斯上任不久,其最高级顾问就被爆出丑闻。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7日披露,英国唐宁街10号幕僚长马克·富尔布鲁克此前曾遭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问询。现年60岁的富尔布鲁克是英国首相特拉斯最 ...[详细]
-
9月15日,前恒大副总裁陈朝华在微博发文吐槽:“打从买了小米股票,我的财务越来越不自由。”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从36港元跌到10港元,较最高点跌超70%,智能手机销售低于市场预期,陷入了负增 ...[详细]
-
重阳投资董事长王庆:全球经济正在经历范式转变,看好三类投资机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9月20日,2022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前瞻-南财年度投资论坛于线上举办。重阳投资董事长、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出席并以“全球经济变局下的资产配置新常态”为题发表演讲。王庆认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 正随着信贷政策的逐步调整,国内多个重点城市11月房贷利率继续下降。11月21日,贝壳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平均为4.09%,二套房平 ...[详细]
-
能源价格飙升仍是主要推力。受能源价格飙升影响,8月德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再度爆表,同比和环比均创下历史新高。德国联邦统计局9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PPI环比上涨7.9%,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环比 ...[详细]
-
08439)发布公告,由于该公司与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信永中和)未能就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核数费用达成共识,信永中和已辞任公司核数师职位,自2022年9月20日起生效 ...[详细]
-
本报评论员创造性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和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详细]
-
2021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严曦梦 记者 宋薇萍)9月1日下午,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本论坛主题为“以人为本,赋能为善”,论坛举办了多场人工智能治理专题对话,并发布了《2021 ...[详细]
-
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0520)“增持”评级,2022年EPS预测不变,上调2023-24年EPS至0.19/0.28元,考虑其还处于品牌调整阶段,目标价上调22.6%至5.76港元。考虑公司内部架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