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者爆买中国看涨期权
中国基金报 吴娟娟
数据显示,美国买中美国投资者正在大量买入中国ETF挂钩的投资看涨期权。
先是爆涨期北向资金杀回马枪,11月以来汹涌流入A股。美国买中现在,投资美国投资者又使用看涨期权看多。爆涨期
风向真的美国买中变了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美国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数创新高
数据显示,投资挂钩美国上市中国ETF-FXI的爆涨期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数创历史新高。机构认为这表明外资对中国转积极,美国买中使用“看涨期权”这一“风险可控”的投资衍生品来看多。
来自美国股票、爆涨期期权信息网站market chameleon的美国买中信息显示,FXI的投资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数在上周五达到新高444.78万张。同时,爆涨期未平仓的看跌期权合约为172.44万张。虽然看跌期权未平仓合约数也较过去一年的均值有所增加,但是未平仓看涨期权的合约数显著多于看跌期权的合约数,前是后者的1.6倍多。这说明看多的兴致显著高于看空的兴致。
看涨期权的持有方在既定时间范围内拥有以既定价格买入期权挂钩资产的权利。看涨期权是一种风险可控,可能获利空间无限的衍生工具。在海外,不少ETF都有挂钩的期权合约。
比如,上面提到的期权挂钩的ETF-FXI是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旗下ETF品牌安硕发行的ETF,FXI跟踪富时中国50指数(FTSE China 50 Index)跟踪香港市场上市值最大的50只中国股票。来自ETF.com的消息显示,FXI前十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京东、中国、、、、网易、百度。
FXI是美国上市规模较大的中国ETF,最新规模46.5亿美元。
来源:ETF.com
无独有偶。
截至11月18日(上周五),美国市场最大中国市场ETF,MCHI挂钩的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数也达到过去一年来的高位。数据显示,挂钩MCHI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数46467张,接近过去一年来最多张数(位于过去一年的92%分位,其中100%分位为最多张数分位),挂钩MCHI的看跌期权未平仓合约数26916张,合约数低于过去一年的均值。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数是看跌期权未平仓合约数的1.6倍。
MCHI是美国市场规模最大的中国ETF,最新规模65.8亿美元。
我们再看看海外网红中国ETF-跟踪中国互联网指数的KWEB。截至11月18日,KWEB最新未平仓看涨期权是未平仓看跌期权的合约数的三倍多。KWEB最新规模55亿美元。
这些数据都指向了同一结论:海外对中国市场态度转积极。
一家外资行机构销售人士解释:疫情政策改变,加上有关方面对房地产领域采取了支持性的政策。这是市场给出的反应。而Grow 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William Ma表示,短期来看,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的态度转积极。他们使用看涨期权这样一种风险可控的方式来看多。
不过William Ma表示,不少外资机构现在还是担心疫情反复会影响中国经济复苏。对于他们来说,直接买入中国ETF担心波动比较大,但是又不想错过中国股票反弹,短期之内他们愿意押注技术性的反弹。看涨期权的下行风险是有限的,对机构的资本的消耗也是非常有限的。
11月北向资金已吸引净流入400亿元
进入11月以来,市场出现积极信号。海外方面,网红ETF-KWEB重现资金净流入,11月以来截至11月18日,KWEB吸引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资金净流入。虽然净流入的幅度不大,但是相较于前期大幅净流出的态势,表明海外资金重新涌入这只网红ETF。
另一方面北向资金方面,11月1日至21日,北向资金净流入已经达到396.38亿元。
来源:Wind
截至11月21日,过去7天,北向资金汹涌流入。其中、、、中国平安、等五只股票吸引资金流入超过20亿元。这些股票中,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均为外资基金重仓股。
华尔街纷纷对中国“转多”
11月中国股市反弹后,全球机构纷纷对中国转多。例如,跟踪MSCI 中国指数的ETF-MCHI 11月1日至21日,基金净值上涨了23.83%。
来源:wind
大摩近期上调对中国股市的目标价,预计MSCI中国指数到明年年底将上涨14%。本轮大摩无论对美股还是对中国都是最谨慎的机构之一。不过,近期大摩对中国股市的态度较之前显著更乐观。
大摩首席亚洲和新兴市场股票策略师Jonathan Garner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伴随利好消息出现,中国市场将有乐观表现,且乐观走势会持续数个季度。美银也转向对中国股票战术性看多。
在11月中旬发布的报告中,高盛维持对MSCI中国指数的超配评级,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在未来12个月回报率高达16%,若计入汇率因素,其回报更是高达19%和21%。高盛还将中国香港股票从低配上调至平配。
安联投资董事总经理、基金经理黄瑞麟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疫情迟早会过去,中国经济迟早会回复。在众多外资机构尚且对中国相对悲观时,黄瑞麟就已经持相对乐观态度。
瑞银:利好政策
或推动市场进一步反弹
这轮反弹始于政策变化。而有外资机构认为利好政策可能会继续推动市场反弹。
11月16日,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表机构观点称,中国股市有望进一步反弹。尽管,10月经济数据走软,但是后续反弹势能很强。具体来看,10月经济三驾马车中,消费、固定资产投资难言亮眼。但是近期的政策非常积极,瑞银认为这可能为后续经济复苏提供了势能。
瑞银表示,首先,政府密集出台楼市利好政策,其次,中美元首会晤气氛正面,进一步提振投资者情绪。楼市方面,银保监会、住建部、人民银行周一(14日)联合发布通知,指导商业银行向优质房地产企业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瑞银认为,最新举措比年初出台有关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的指引更为具体,估计开发商取得额外的现金相当于短期债务的15%(按照我们的上行情景估算),部分开发商所得资金覆盖短债的比例可能更高。最后,瑞银还指出,中国近日进一步优化防疫政策,以及推出多轮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瑞银相信中国明年经济增长反弹约5%。随着未来几个月防疫限制有所调整,经济活动有望从10月开始逐渐回升。
(责任编辑:焦点)
-
中国外运11月23日耗资约491.48万港元回购209.6万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来源:券业行家 在获批两年零四个月后,个人系的易米基金首次“换帅”:一位出身券商的老将,在保险资管和私募领域转了一圈后,回归公募领域。而原掌门也慷慨让位,甘居副职。掌门履新3月2日,易米基金管理有限公 ...[详细]
-
本周沪深两市整体呈现出震荡调整的走势,市场的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的切换。中字头的蓝筹股,特别是和通信相关的一些蓝筹股出现大涨,新能源等成长板块则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大盘在3300点附近出现反复震荡的整理。春 ...[详细]
-
A股在经历了2022年震荡的行情后,2023年备受期待。医药和消费作为关注度极高的行业,泓德基金派出了新生代基金经理“医疗学霸”操昭煦挑此大梁。操昭煦虽然是一位“新锐”基金经理,但在医药行业却是十足的 ...[详细]
-
黎巴嫩总理纳吉布·米卡提当地时间21日宣布,世界粮食计划署今后3年将拨款54亿美元用于向黎巴嫩提供粮食援助。黎部长会议发表的一份声明援引米卡提的话说,这一粮食援助将于2023年到2025年实施,援助粮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余世鹏基金公司股权变更不仅会带来管理层、发展策略等方面的变化,还可能会导致公司名字变更。基金公司起新名字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有不少困难。近期就有几家公募内部人士对记者谈到了他们的起名思路。 ...[详细]
-
欧股普遍高开,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7%,法国CAC40指数涨0.41%,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53%。 ...[详细]
-
华夏时报 记者 吴敏 见习记者 李明会 北京报道2020年7月,银保监会正式对包括华夏人寿、易安财险等在内的6家“明天系”金融机构实施接管。在被接管两年半后,“明天系”旗下的两家保险公司风险处置工作于 ...[详细]
-
记者 吕新文据微信公众号“武汉发布”11月22日消息,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致广大市民朋友的倡议书》,倡议市民朋友“单位-家庭”两点一线,不扎堆、不聚集,非必要不前往公共场合,非必要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3月3日消息,大盘午后震荡走高,三大指数全线翻红,沪指再创反弹新高。板块方面,中字头股票全线走高,中船系涨幅居前,教育板块午后冲高,半导体、芯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