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风波暂平 短债理财“转危为安”
经历了上周债市的转危为安一番踩踏,“跌跌不休”的债市暂平理财产品中的短债类理财已经开始逐步企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风波多只银行短债类理财产品经历了上周的短债净值波动之后,从上周四、理财周五开始净值逐步企稳,转危为安并且有些产品净值已经开始回升。债市暂平
比如“招银理财丰和短债14天持有期1号”,风波11月14、短债15、理财16日净值涨跌幅分别为-0.10%、转危为安-0.04%、债市暂平-0.06%,风波而17日为0,短债18日还涨了0.01%。理财“信银理财乐赢稳健中短债”18日净值也增长了0.01%。
除了理财产品,债基也是一样,比如广发安泽短债C17日、18日的涨幅分别是0.02%、0.03%。
虽然距离“收复失地”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相比于上半周的泥沙俱下还是有所好转。
可以说,债市大幅回调-资管产品净值大幅回撤-巨额赎回又引起债市大跌的负向反馈效应已经被打破。
为什么反弹?危机是否已经过去?什么时候能把净值修复到跌前那样?
记者从多位银行理财投资经理处了解到,目前在央行呵护流动性的系列举措下,债市踩踏已经于上周四周五好转,以债券为主要投向的投资品净值逐步企稳。
“中期来看,债券价格估计还是会软着陆。最近市场大跌虽然对短债产品净值有影响,但是只要不出信用风险,一般情况下,快的话一个月收益能涨回去,慢的话需要三个月。不过一切都要看市场走势。”一位理财公司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总体来看,债券仍是跌得快、涨得慢的投资品种,因此理财或债基净值大幅反弹很难快速实现。
短债类理财和债基的“转危为安”的背景是债市超跌的情况扭转。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充裕,主要资金利率明显下行,债市出现反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问询了多位分析师和一线债券交易员。普遍认为多重因素交织形成了债市的利好,其中之一是央行表现出呵护流动性的姿态,而此前债市急跌的原因之一就是市场认为央行主动投放规模将持续偏弱。
为什么17日就开始出现了理财和货基净值企稳回暖呢?
11月16日晚间,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货币信贷政策,报告明确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做好年末经济工作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11月17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17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32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逆回购到期90亿元,意味着央行此次净投放1230亿元。
11月18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Wind数据显示,当日有12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净投放资金90亿元。21日,净回笼20亿元。
央行的系列操作都有利于主要资金利率下行,以及债券价格的修复,从而间接利好理财产品和债基的净值。
这次理财赎回潮中受到最大影响的就是短债类理财产品。
短债类理财产品2020年开始兴起,稍晚于现金管理类产品。短债类理财投资以短久期的标准化债券以及银行存单存款一类,其实投资标的跟现金管理类产品也有相似之处。在开放期上,短债理财的申赎规则比较与众不同,通常都是持有7天/14天/30天/90天之后开放每日申赎,也就是说短债产品的封闭期后申赎规则与现金管理类产品较为类似。
但不同的是,现金管理类产品使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而短债类理财采用市值法估值,可以说后者能够更直接反馈市场变化,因此短债产品这一次的波动更大一些。此外,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流动性要求会比短债类产品高一些。
自从监管酝酿《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短债类产品就开始上量。
202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印发了现金管理新规,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模作出相关规定,要求银行机构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不得超过全部理财产品的30%,理财子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不得超过其风险准备金的200倍。
为了不失去对流动性需求较大的这部分客群,银行资管部和理财子公司不约而同地扩大了短债类产品的规模。有理财公司人士对记者透露,持有期90天以下的短债产品的规模几乎是该公司理财规模的一半左右,这也是行业平均水平。
当然,由于散发疫情和今年以来低利率的环境的存在,在客观上有利于资管机构从事债券投资,这也是短债类产品规模不断创新高的大背景。
虽然业内均认可这是一种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的产品,但一旦遇上上周初的债市超跌的情况,还是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对于长期默认银行理财收益持续稳定的客户而言,收益突然缩窄甚至产品破净,这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出现了大规模赎回。客户对理财的理解,与理财向公募基金看齐的现状之间的鸿沟,开始显现。
“不建议投资者看到债市超跌就恐慌性赎回。”一位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理财产品存在申购费等手续费,假使持有时间较短就赎回,可能损失的不仅仅是本金,还有手续费。目前债市超跌之后出现了回暖迹象,还不如将资金留在原先的产品中“静等花开”。
多位债券交易员认为债市在波动中转入熊市的大趋势是大概率的,目前看来“软着陆”的可能性很高。但无论是理财产品,还是银行自营,都还是会把债券作为其主要配置方向,只不过不采用交易性策略,而是持有至到期,看绝对收益。
此外,市场上也有消息称,有部分理财公司等机构近期抄底债券。
“前几天也有基金经理问我,债市探底要不要顺势加仓来一波抄底,我回复他,不赎回是最后的温柔。”一位城商行债券交易员称。
11月21日,LPR与上期持平,与此前预期一致,也未能给市场提供新的方向。债券交易员们还保持着谨慎乐观的态度。
(责任编辑:热点)
-
华商智能生活灵活配置混合A过去3年上涨189% 高居同类6/431
相信每位投资者都希望自己的基金“能涨抗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商智能生活灵活配置混合A近三年上涨了189.2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仅为7.90%,而在过去一年,市场震荡,业绩 ...[详细]
-
新华社西昌9月6日电李国利、胡煦劼)9月6日12时1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五号0 ...[详细]
-
工业和信息化部:我国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9月6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副司长柳新岩在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持续 ...[详细]
-
新京报讯 据清风北京官微消息,中秋、国庆将至,为进一步严明纪律,加强重要节点警示教育,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市纪委监委对四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 ...[详细]
-
今天,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第一次出舱活动。15时48分,航天员关闭问天舱段间舱门,随后航天员陈冬、刘洋先后进入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前各项准备工作。18时26分,航天员陈冬打开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舱门。 ...[详细]
-
财联社9月6日讯编辑 卞纯)全球最大化工公司德国巴斯夫BASF)周一表示,在俄罗斯暂停通过其主要天然气管道向德国输送天然气后,该公司正在密切关注天然气市场,如有需要,可能会进一步削减产量。巴斯夫表示, ...[详细]
-
张岚:申万研究所这颗大树枝繁叶茂 所有具有申万基因的分析师散落在金融行业各个角落 继续生根发芽 茁壮成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一眨眼,申万研究所己经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这三十年里,很多人和申万研究所发生了交集,又形成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这些人、这些事终 ...[详细]
-
北京昌平区1至8月新增入库项目219个 预计投入资金总额409亿元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昌平区商务局了解到,围绕“集聚优质产业项目、打造高端产业集群”目标定位,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昌平区积极扩充储备项目,“两区”招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1至8月, ...[详细]
-
近日,厦门市思明区法院公布了一起案件:市民璐璐化名)还好好活着,却发现安息网络祭祀平台设有自己的纪念馆,包括灵堂、详细个人信息和照片。该馆建立于2016年1月,6年来访问量达4.3万余人次。为此,她状 ...[详细]
-
华尔街见闻 许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欧盟考虑天然气价格管制,以缓解俄罗斯断气带来的价格危机。欧盟正考虑设定新天然气基准及价格上限,以缓解俄罗斯断气带来的价格危机。根据媒体披露的欧盟草案,欧盟将在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