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降降!多地房贷利率纷纷下调,机构放款也提速!房市回暖,购房意愿有何变化?
近段时间以来,降降降多多地购房政策陆续松绑。地房贷利调机从信贷端来看,率纷下调房贷利率、纷下房市降低首付比例、构放购房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政策的款也出台,正积极助力房地产市场的提速回暖。
5月15日,回暖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意愿有何通知》指出,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下调20个基点,变化各地可“因城施策”。降降降多紧接着,地房贷利调机5年期LPR利率累计下调15个BP。率纷双重因素之下,纷下房市全国多地陆续跟进下调房贷水平这一动作。构放购房
“银行相关政策确实对房地产有所松动,5月下旬开始,利率基本都出现下调,现在首套房的利率为4.25%,之前都在6%左右的水平。”华东地区某大行人士告诉记者。
从记者走访华东地区多家银行网点了解的情况来看,银行方面对于购房者购房意愿变化的感受并不是很明显。“现在还是刚性需求较多,购买新房的客户意愿与之前相比变化没有很大。”华东区某大行网点信贷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多地房贷利率下调
6月7日,呼和浩特市住建局发布消息称,对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进行调整,将首套房个人中长期住房贷款最低利率水平调至4.25%,为近年来内蒙古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最低水平;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由现行40%调降为30%。
就在此消息发出的前一日,河北省唐山市和秦皇岛、江苏省徐州市、四川省遂宁市等地也放出了松绑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信号。
今年5月20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5年期以上LPR为4.45%”,较4月下降15个基点。此后,全国多省市房贷利率随之下调,多地首套房贷款利率低至4.25%。
从信贷端来看,下调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政策正在助力房地产市场的回暖。
“银行确实对房地产有所松动,5月下旬开始,利率基本都出现下调,现在首套房的利率为4.25%,之前都在6%左右的水平。”华东地区某银行资深从业人士告诉记者。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对全国42个重点城市房贷利率的监测数据也显示,2022年5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03%,环比下降13bp,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6%,环比下降9BP,基本回调到5年前的水平。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实际上,在今年4月份,包括山东省内的多家银行就已经率先自主调降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即5年期以上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最低至4.6%、二套房最低至5.2%。
不过,记者从业内人士的反馈中也了解到,本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贷利率调降幅度相对较小。
部分机构放款提速
不仅是利率多地银行出现下调,记者多方采访发现,银行在信贷放款流程方面也明显提速。
华北地区某股份行人士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当前在该行申请办理个人从住房贷款审批是在加快,“流程上,从递交材料到银行完成系统流程大约两周时间,系统审批的过程基本不会超过一周,过了就能放款”。
“现在放款流程确实也加快了,因为额度比较充足,只要是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按要求递交材料,审批流程顺利的情况下,放款速度基本都比较快,不需要像之前一样等好几个月。”一位华东地区大行人士也向记者透露。
某一线城市近期有购房意向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其前往咨询的银行信贷处对于放款方面也在变松,“现在是,首付达 50%以上的情况,只需要看收入证明,流水基本也不会作硬性要求,在此之前流水也需要有两倍覆盖。”其表示。
购房意愿变化尚不明显
从记者走访华东地区多家银行网点了解的情况来看,银行方面对于购房者购房意愿变化的感受并不是很明显。
华东区某大行网点信贷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当前,基本上已经拥有第一套房的居民,出于改善居住条件的目的来置办第二套房子的意愿并不是很强烈,心态也并不着急,“现在还是刚性需求较多,购买新房的客户意愿与之前相比变化没有很大”。
今年年初,腾讯房产发布《2022中国居民购房意愿调查报告》显示,有63.15%的受访人表示已经拥有自己的房产;36.85%的受访者名下无独立住房,且主要集中在90后-00后这两个年龄层。
前述业内人士进一步透露,从个人投资房地产的情况来看,居民当前普遍比较慎重,对于房产增值的预期持观望态度的较多。“但是当前政策的松动,对于有购房需求的人来说是一种积极鼓励,相对较前一阶段投入实际行动来参与购房的人应该会逐渐增多。”该人士预计。
某沿海地区二线城市房地产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距离本地上一波房地产涨价已经过去有几年,而房地产本身具备周期性质,现在随着政府的刺激,后续购房意愿可能会走高。“不过,国家还是倡导房子用来住的,旨在解决刚性住房需求问题。”其指出。
(责任编辑:焦点)
-
除了足量准备金构成了厚实的缓冲垫外,美联储在缩表方式上也有着较为充分的算盘,由此也可避免流动性短缺对市场形成的冲击。缩表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前者是主动抛售未到期的持有债券,后者则是减少到期债券的再投 ...[详细]
-
境外收购流产背后:85%营收依赖海外,影响几何?中新经纬9月19日电 王玉玲)18日晚间,凯莱英披露公告称,将终止对境外公司Snapdragon的收购。凯莱英表示,由于监管原因,凯莱英与Snapdra ...[详细]
-
商贩集市兜售“伟哥”牵出大案:警方查获假“伟哥”170余万粒,涉案2100余万元
一粒不明成分的胶囊,被随意封装入各种名称的药品包装盒内,摇身一变竟成了“虫草伟哥”“黑金刚”“肾宝片”等壮阳药……近日,四川自贡高新警方宣告破获一起系列销售假药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查获假“伟 ...[详细]
-
传统药企医美转型之痛:主业颓势难改、医美难扛大旗 四环医药、江苏吴中业绩垫底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截至2022年8月31日,医美行业上市公司已完成2022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对此,我们选取了 ...[详细]
-
据报道,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表示,美国应该专注于建立自身的经济优势,而非攻击中国。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戈德伯格等人士近日也呼吁美国反思对华经济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详细]
-
消费金融机构从线上化切入绿色信贷 未来或可发力“个人碳账户”
来源:华夏时报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付乐 冉学东 北京报道2022年9月,我国“双碳”目标提出恰满两年。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金融业的作用不可估量。2022上半年中国绿 ...[详细]
-
任泽平最新发声又惹争议:iPhone 14可能是苹果盛极而衰的标志 苹果概念股却走强,新能源赛道再掀涨停潮!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今日早盘,A股整体高开高走强势反弹,科技股一马当先,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均一度上涨逾2%。盘面上,新能源概念成为反弹急先锋,固态电池、新能源车 ...[详细]
-
教育部:我国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 学历生占比76%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9月20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情况。封面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0—2021学年,我国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学历生占比达76 ...[详细]
-
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中,12家中企上榜,外交部:点赞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王盼盼】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说,在目前发布的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中,有12家中国企业上榜。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赵立坚表示,我为 ...[详细]
-
俄气:近期将对“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进行维护,期间暂停对华供气
观察者网讯)9月20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Telegram发布消息称,由于对天然气管道进行计划预防检修工作,将于9月22日至29日暂停通过“西伯利亚力量”对华供气。该消息证实,根据俄气与中石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