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芯片法案”扰乱全球供应链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美国总统拜登8月上旬签署了《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芯片法案”)后,芯片法案这项长达1054页,美国授权金额高达2800亿美元的扰乱法案正式生效,引发各界关注。全球海内外媒体、芯片法案各界人士认为,美国“芯片法案”欲推动芯片制造“回流”美国本土,扰乱又企图借此打压其他国家发展、全球维系美国霸权,芯片法案大搞经济胁迫。美国美国的扰乱意图和做法与市场规律和全球化潮流背道而驰,将扰乱和破坏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全球
政府干预明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研究员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芯片法案法案的美国主要内容一是向美国芯片制造商提供527亿美元资金支持,用以建厂生产等,扰乱同时提供为期4年的减免25%税收政策;二是拨款5亿美元用于国际间安全通信计划、拨款2亿美元用于工人培训等计划;三是超过2000亿美元的预算,将用于资助“研究与创新”,如在人工智能、技术、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的投入;四是投入100亿美元在全国建立20个“区域技术中心”,投入数十亿美元促进基础研究及先进半导体制造能力等。
《华盛顿邮报》和《日本经济新闻》两大媒体作出评论,分别揭示了“芯片法案”的两大重要意图:一是通过巨额补贴和减税优惠吸引半导体企业在美国本土投资,二是设置补贴资格,即只要接受美国政府补贴,10年内就不得在中国或任何其他“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特定国家”扩大先进制程芯片产能。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员王立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芯片法案”专门融入了故意针对中国的单边干预手段,本质上是其长期对技迅速崛起的担忧,尽显美国高层越来越担心跨国企业在中国增加高端芯片产能,将造成美国失去全球高科技竞争绝对优势地位。
近年来,美国围绕芯片大做文章,一再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
陈凤英说,美国一直试图采用组建芯片联盟等方式遏制我国芯片产业发展。去年,美国还以提高芯片“供应链透明度”为由,要求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记录等数据。
在王立看来 ,“芯片法案”的实质是希望在继续保持对华经贸高压态势的基础上,寻求在科技领域更直接高效压制中国的崛起,以在核心竞争领域拉开并保持中美代际差,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经济与科技胁迫力量。
供应链被扰乱
欧洲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荷兰阿斯麦公司警告称,美国发布“芯片法案”是让企业在中美两国选边站队,将扰乱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全球化已使芯片产业在全球建立起跨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形成相互协作的高效格局。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榜单上的六家美国公司的大部分生产制造都在海外完成。博通、高通及英伟达等芯片设计公司,基本依赖海外芯片代工厂来完成制造。英特尔、美光等虽保留了一部分芯片制造产能,但其外包代工业务量也逐年上升。
王立说,国际化分工体系协作和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是芯片技术飞速进步的必备要素。如今,中国在芯片产学研等领域也已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单一市场,早已深深嵌入国际芯片产业链之中。
陈凤英分析说,中国和其他芯片生产商之间的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日趋复杂,内部生产网络密切程度日益提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芯片法案”实际上割裂了部分生产供应方和需求方,尤其是在高端芯片供需方面的联系,对全球芯片供应链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将打乱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也不利于当前全球抑制通胀的努力。
“芯片法案”与要素优化配置的市场规律明显背道而驰。数十年来,美国芯片制造业不断向其他地区转移,主要是由于美国本土生产成本太高。据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披露,美国建设一家先进的芯片工厂并维持运营十年的成本比亚太经济体高出约30%-50%。
半导体产业链转移需要人才、劳动力、物流、能源等一系列必要因素的支撑,多年没有布局半导体制造业的美国在上述领域都存在显著不足。台积电美国芯片工厂的建设就因为美国当地劳动力短缺、新冠确诊人数激增,以及获得所需不同类型建造许可证的复杂程序而被推迟。
“芯片法案”强迫相关企业“选边站队”,强迫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切割重组,势必将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已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
韩国《韩民族日报》刊发社论直言,美国“芯片法案”的要求已达到侵害韩国经济主权的水平,严重损害两国互信。
美国《国会山报》也指出,美方如果强制进行产业转移或脱钩,必然导致全球分工出现混乱,加剧芯片供应紧张,进一步恶化美国自身面临的问题。
实施效果存疑
分析人士认为,法案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破坏作用十分广泛。对“任何受关注的国家”界定宽泛,无限扩大了执法的自由裁量权,具有典型的泛政治化色彩,各国企业的经营活动面临的不确定性因此大大增加;规定要保证根据“美国制造”项目研发的技术在美国国内生产,不仅限制了部分国家企业公平参与全球竞争,也对全球经济复苏和创新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王立分析说,“芯片法案”此时出台,和美国为化解国内经济压力,将近两年面临的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经济难题归咎于部分产业受损,归咎于高科技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关。
美国政府试图利用行政立法扰乱市场秩序,只会导致芯片生产成本上升,令消费者受伤,法案将给美国民众带来“更便宜的汽车,更便宜的电脑”的说法更是难以实现。
波士顿咨询公司等机构估计,如果美国采取对华“技术硬脱钩”政策,美国半导体企业受损更大,预计将使它们丧失18%的全球市场份额和37%的收入,并减少1.5万个至4万个高技能工作岗位。
美国芯片厂商也并未对法案感到欢欣鼓舞。即使是“芯片法案”的积极推动者英特尔,也不断游说,希望不要影响在中国的投资。
张永军表示,从业内人士反映看,芯片产业是一个投资强度很高的产业。从以往台积电、三星等发展芯片生产的情况看,美国试图用2000多亿规模资金来鼓励国内芯片产业发展,引导其他企业到美国投资的效果存疑。
分析人士认为,“芯片法案”最终的实施效果可能会因为国际、国内的分歧而大打折扣。
(责任编辑:焦点)
-
财联社11月21日电,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州鹏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夏珩,注册资本50亿人民币,由XPeng Power BatteryHong Kong)Limited全资持股,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现在,楼市正式进入传统“金九银十”重要节点,网红豪宅盘相继入市也让平静的深圳楼市有所升温。招商玺家园、前海颐城栖湾里等动辄过千万的豪宅项目终于在“金九银十”相继亮相。其中,招商玺家 ...[详细]
-
深圳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保障民生物资 截至8月末发放优惠利率贷款2.63亿元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9月21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深圳人民银行)获悉,截至2022年8月末,7家全国性银行在深分支机构运用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资金为21户道路货物 ...[详细]
-
据媒体援引文件草案报道,欧盟计划提高其依据《巴黎协定》所设立的减排目标。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将于11月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欧盟在为COP27制定的谈判授权草案中称,该集团打算更新其 ...[详细]
-
作者| 里奥 出品 |消费金融频道近日,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在第十三届财新峰会上表示,在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过程中,银保监会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财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消费金融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9月21日消息,有七大利好可能影响明日股市,具体为::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334.44%-412.02%凯龙股份公告,前三季度净利预计1.4亿元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在市场波动频繁的背景下,机构加大了对上市公司的调研力度。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次数超过30万次,是去年同期的1.9倍;最近 ...[详细]
-
美银:苹果可能受益于美国运营商促销活动 维持185美元目标价
周三表示,(AAPL.US)有可能将受益于美国电信公司诱人的促销活动,他们正鼓励人们升级到新发布的iPhone 14系列智能手机。美银分析师Wamsi Mohan对苹果股票的“买入”评级,目标价维持在 ...[详细]
-
智通财经注意到,近七周以来,英国五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成本首次降至6%以下,为受住房贷款危机影响的英国人带来了一线希望。据Moneyfacts Group Plc的数据,英国平均五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 ...[详细]
-
来源:中科财经哈尔滨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例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据哈尔滨银行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的逾期贷款、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571.02亿元、84.66亿元,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