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绘画,偷窃艺术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偷窃艺术微信订阅号:techsina
作者|陈妍 编辑|大风
来源:锌财经
在短视频平台搜索AI绘画小程序,一键上传自家宠物猫的AI绘画照片,等待25秒,绘画会得到什么呢?偷窃艺术
可能是一只老虎,也可能是AI绘画……一位美少女。
FacePlay的绘画AI绘画生成图AI绘画正大范围进入人类生活,不管是偷窃艺术短视频上刷到用户分享的花式特效图,还是AI绘画这两年登陆市场的各种AI绘画软件,都在刷新人们的绘画认知。细腻的偷窃艺术笔触,精致的AI绘画构图,流畅的绘画画面,很难想象这并非出自人类之手,偷窃艺术数字艺术的AI绘画门槛变得如此之低。
即便一个毫无艺术细胞的绘画人,只要在AI绘图软件里输入几个关键词,选择喜欢的画风和视角,就能收获多幅与AI共创的精美画作,从麻瓜变成魔法师只差“一键生成”。今年以来,无数AI画作被生产出来,人工智能向人类艺术领域发起冲击。
资本市场闻风而来,对此很是兴奋。短短一年时间内,全球范围内的AI绘画工具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微软、谷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这一领域,诗云科技等负责AI作画的初创公司也加入博弈。
AI绘画出圈后,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出现了:AI会不会取代画师,新技术会不会又一次颠覆行业?
但正如所有新兴技术一样,AI绘画的落地过程必定布满荆棘。一方面,AI不具备人类思维,对画面的处理时常会出现啼笑皆非的情况,比如将照片中的男女生性别错置,情侣合照处理成“三人”画面,结婚照惨变“遗照”等等,AI绘画技术在读懂人心方面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图片来源抖音另一方面,AI绘画仍处于版权模糊地带,其生成的作品究竟是艺术还是拼接,创作者究竟是AI本身还是操作者,目前未有定论。甚至还出现艺术家集体抵制AI绘画平台未经授权,就将其作品作为AI学习资料的情况。
AI绘画火了
2022年,可谓是AI绘画元年。
今年以来,一系列AI绘画工具突破式发展,逐渐走入大众眼帘。年初,基于谷歌技术框架的AI绘画程序Disco Diffusion崭露头角。这款工具使用门槛偏高、渲染速度较慢,但借助热心网友写下的详细教程,在正确位置改好参数、设置英文指令后,几十分钟便可查收做好的图片。
Disco Diffusion官网截图很快变化来临,接下来几个月,OpenAI发布的深度生成模型DALL-E 2与根植于Discord社区的MidJourney相继测试,且操作上比Disco Diffusion简便得多;7月,由CompVis、Stability AI和LAION共同开发的一个文本转图像模型Stable Diffusion问世,AI绘图的精细度被拉升到艺术品级别,生产效率以秒为单位,同时得益于Stable Diffusion的开源性质,全球AI绘图产品迎来了快速发展。
Stable Diffusion官网互联网大厂、人工智能企业都蠢蠢欲动,抓紧时间入驻这一蓝海领域。国内百度率先下场推出了AI 艺术和创意辅助平台文心一格,盗梦师、6pen、TIAMAT等国内初创平台也在社交媒体热度颇高。
不得不说,AI绘画及其背后的AIGC赛道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根据量子位智库推测,到2030年,AIGC市场规模或将超过万亿人民币。
资本市场自然敏锐地嗅到了这一方向,今年AI绘画相关的公司频频获得大额融资。10月,Stability AI、Jasper两家初创企业分别拿到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估值双双超过10亿美元,成为两只全新的独角兽企业。而国内首家生成式AI平台TIAMAT也在同月获得了DCM中国数百万美元的天使轮投资,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由上海科技大学孵化。
来源:天眼查AI绘画在资本市场上风风火火,却在现实生活中面临争议。凡事都有两面性,当AI绘画以极快的速度更新与进步时,许多人选择停下来质疑:这一切合理吗?
今年8月底,游戏设计师杰森·艾伦参加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中“数字艺术/数字摄影处理”项目的比赛,他用AI绘制的画作《太空歌剧院》,获得该项目的第一名。
然而,比起鲜花和掌声,杰森·艾伦面临的是网友和其他参赛选手铺天盖地的批评,很多人认为“这是作弊”。而该比赛的评委则表示,评选时不知道这是AI作品,但即便知道也会把最高奖授予它。
一场全球范围内有关AI绘画的讨论拉开帷幕:难道是AI赢得了比赛,人类输掉了艺术吗?
“偷窃”艺术,版权问题未解
AI绘画从诞生那天起,就背负着争议。
首先,AI绘画的底层逻辑是模仿学习,AI本身不具备“创作”能力,它的快速进步建立在成千上万人类作品的数据源之上。这里面就产生了伦理悖论,人类画师将大量绘画作品的图像数据“喂食”给AI,AI不断深度学习、“窃取”人类智慧,结果现在反过来蚕食人类。
而且AI绘画模仿学习的对象不只是毕加索、梵高、塞尚等已故名画家,还包括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只要在Prompt加入艺术家的名称,便可生成对应风格特点的画作。AI轻易地模仿和学习艺术家们的作品,却并没有得到允许。
文心一格AI绘画作品/有塞尚作品的影子比如风靡二次元圈的NovelAI就遭到一大波日本画师的集体抗议。该产品的开发人员利用日本知名漫画网站Pixiv上的图片不断改进AI模型,但开发人员并没有从创作者那里得到图片的使用授权。
无独有偶,波兰概念艺术家格雷格·鲁特科夫斯基也为此感到担忧,他的油画作品是Stable Diffusion最爱模仿的对象之一。当他在网上搜索自己的名字,他的作品被淹没在一堆AI绘画里。在一个月里,他的名字被AI作为关键词使用了93000多次。
许多人类艺术家认为,AI绘画私自学习并模仿他们画风的行为,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AI画作的学习过程像是一种临摹或重构,而对于类似改编、汇编、整理等“二创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明确规定:“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出版、演出和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该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因此在原则上,AI绘画利用他人作品作为数据样本进行学习和使用时,需要获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但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大,AI绘画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想要证明最终产物擅自使用艺术家的作品,取证和追责都相当困难。
文心一格官网截图此外,AI绘画作品的版权归属也成问题。AI绘画作品究竟是一种隐晦的拼接还是真正的艺术创作,创作者到底是AI本身还是背后的操作者,现在还处于模糊地带。国内外主流的AI绘画平台对于版权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像Stable Diffusion等开源软件选择采用国际通用的开放版权协议;文心一格则表示,基于AI绘画服务产生的知识产权与相关权益归平台所有,作品不能用于商业用途;而6pen平台表示,所有用户用AI绘画产生的图片,版权都归属于用户,平台不做版权保留。
6pen官网截图可以看到,AI绘画在伦理、政策等领域还存在诸多完善空间。
人工画师的饭碗危机
AI绘画的快速发展之下,天资聪颖的艺术家们尚且感到职业生涯受到威胁,更何况是以绘画为生的普通从业者。
前不久,知名插画师老累和禾野、乌合麒麟等画师曾对此展开论战。老累很看好AI绘画的发展,认为AI终于能替代一些比较低端的画法,让一些人为自己的不思进取负责。她坦言,美术比任何其他流水线行业都吃个人技术,底层劳动力是最容易被刷掉的,甚至和AI都没关系。
老累微博截图禾野、乌合麒麟对AI绘画的看法则更为中性,在他们看来,画画既可以是专业的,也能仅仅当一种爱好,艺术不只有高大上,也该有接地气的存在,不能以纯技术区分贵贱。至于AI绘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行。
乌合麒麟微博截图不可否认的是,随着AI绘画技术的发展,一些纯粹讲究劳动力的绘画工作肯定会被最先替代。AI技术对人类最大的意义之一就是提升效率,原本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的人工画作,如今等待几分钟就可以得到。并不是所有绘画作品都追求艺术表达,很多作品只有工业化、商业性的需求。
而在发展的前期,AI绘画大概还会衍生出新的工作岗位——AI生成图纠错师,也就是为AI技术不足而造成的画作缺陷“扫尾”的人。
锌财经发现,目前某招聘软件上已经出现了“平面设计师-AI绘画”的岗位,岗位要求的第一点就是:热爱AI绘画,喜欢研究提示词promot。不禁令人感慨,一些人工画师似乎已经沦落到给AI打下手的地步。
某招聘网站截图事实上,有关技术是否会取代人类的话题也并非新鲜事,早在19世纪摄影技术诞生时,就有人高呼“绘画已死”,但绘画并未就此衰落,反而和摄影一起成为现代艺术不可或缺的表达。如今,AI绘画也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但画师到底是会消失还是呈现出更加丰富形态,仍不好说。
技术是中性的,当AI绘画的浪潮席卷而来,或许不同的对待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一个有趣的类比是,汽车刚发明的时候,一部分马车夫成为打砸内燃机的卢德分子,另一部分马车夫当上了司机。
(责任编辑:综合)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随着中东供应担忧又起,国际油价应声创下一个月高位。8月29日,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萨德尔在社交媒体发文宣布退出政坛,并说他领导的“萨德尔运动”相关机构也将关闭。紧张局势下,当地时 ...[详细]
-
导读壹 ||央行此次调整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这将提高银行远期售汇成本,降低企业远期购汇需求,进而减少即期市场购汇需求,有助于外汇市场供需平衡,减 ...[详细]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法国蒙彼利埃机场24日临时关闭,原因是一架波音货机在着陆时冲进附近湖中。图片来自法媒西货运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货机当天凌晨降落蒙彼利埃机场时滑出跑道,机头扎进附近湖中,所幸没有人 ...[详细]
-
格隆汇9月26日丨美联储柯林斯(Collins)表示,缩表是一个被动的政策工具,这是美联储必须迅速调整利率的部分原因,以保持美联储的信誉。通货膨胀很可能接近峰值,或已经达到峰值。我的预期是,2022年 ...[详细]
-
每经记者 黄小聪 每经编辑 肖芮冬 11月21日,北证50成分指数正式发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指数发布之后,汇添富、华夏、嘉实、易方达、招商、南方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上报北证50成分指数基金 ...[详细]
-
服务民族复兴 促进人类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开展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题:服务民族复兴 促进人类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开展新华社记者郑明达、冯歆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党的十八大以来 ...[详细]
-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再延期一年!传统车企“+新”融资意愿强烈,资本助攻将继续?
9月26日,财政部联合税务总局、工信部联合公布此前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分析指,或将进 ...[详细]
-
来源:董鹏截至今年9月21日,正邦科技最新价已经跌至4.99元。照此计算,员工持股计划“账面”已经浮亏68.9%。本周,国家发改委表示,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单月投放数量达 ...[详细]
-
财联社11月22日讯编辑 周子意)意大利新右翼政府周二签署了一份2023财年预算,重点在于遏制天价能源账单,并自明年起对工薪阶层和个体经营者实行减税措施。为加速意大利经济复苏,意大利总理焦尔吉娅·梅洛 ...[详细]
-
虚假宣传“清华毕业生月薪35K当保姆”,一家政公司被罚20万
据天眼查APP,近日,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8)》第二十条第一款,对上海佑杰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处以罚款20万元。处罚决定日期为8月26日。截图自天眼查 处罚事由显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