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远企:金融部门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
“党的肖远二十大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企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融部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门帮目前,助新做好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市民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金融健康成为新市民。管理过度过度杠杆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避免是负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金融工作政治性、肖远人民性的企金重要举措。”11月22日,融部在2022年论坛上,门帮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发表“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助新做好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的演讲时表示。
他提出,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第一要精准把握新市民需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第二要熨平周期波动影响,提升新市民金融健康水平。
在精准把握新市民需求方面,他认为,首先,要主动发现新市民金融需求。新市民是个很大的群体,涉及行业广、归属管理部门多、信息分散。金融机构要深入新市民所处的行业、企业和人群,真正走进社区、走进城中村、走进这一群体,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他们在就业、创业、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和诉求。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沟通交流,争取政策支持。
其次,他提出,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一些新市民对金融产品了解不多,甚至比较陌生。金融部门要多加宣传,增加供给,丰富品种,提供多样化选择。通过供给创造需求,为新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同时,增加金融供给也能发挥“良币驱逐劣币”效应,使不规范甚至具有欺骗性质的“伪金融产品”越来越少,直至退出市场。
最后,他表示,要精准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新市民金融需求呈现很大差异。城市创业人员、新就业白领和快递服务、建筑工人、家政安保等人群的金融需求不尽相同,同一群体在不同城市的需求也很不一样。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细分客户、细分市场,提升服务精准性。新市民流动性强,金融机构要不断优化账户开立、工资发放以及征信查询等标准化基础金融服务,确保在不同城市之间的一致性、均等性和互认性。
同时,他进一步指出,还要提供特色化金融产品。例如,针对创业人员的担保贷款、针对快递和建筑工人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各种保险产品等。这些都需要有足够个性化的设计和安排。
在熨平周期波动影响方面,肖远企提出,新市民三分之二以上是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和收入受经济周期、所从事工作性质、甚至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可能存在更大波动和弹性。例如,在经济上行时,就业容易,收入也较多;经济下行时,就业困难,收入会下降。又如,在北方建筑行业冬天有很长时间不能施工,建筑工人就可能暂时性不能就业,收入会下降,甚至暂时没有新的收入。
基于此,他建议,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优势,帮助新市民做好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特别是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平滑这种波动对其个人和家庭金融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金融健康是衡量个人、家庭满足支付短期债务和消费,以及储备长期支出和抵御长期风险能力的关键指标。保持新市民金融健康尤其重要,这是其正常生产生活能及时修复并保持稳定的关键。
因此,他进一步指出,金融产品在波动曲线的不同时点上最好能灵活调整,与新市民就业和收入弹性较大这一特点相匹配相适应,要努力避免因财务接续可能中断和财务脆弱而使金融健康遭受损害。另外,金融部门也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拒绝高息诱惑高息陷阱。
(责任编辑:休闲)
-
【相关阅读】 本报记者 包兴安11月份以来,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情况明显增多。iFinD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1月20日,已有61只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计划发行规模为598.56亿元,远超出今年前 ...[详细]
-
| 题图来源 视觉中国在业内人士看来,华为智选模式已经等同于华为造车,而小康赛力斯也实际沦为代工厂。文 | 李安琪 编辑 | 苏建勋来源:不造车的华为,已经主导发布了第二款车型。7月4日新车发布会上, ...[详细]
-
140多家中介机构收到近200张罚单 机构“看门人”责任不断压实
随着全面注册制落地在即,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作用也将日益凸显。而对于中介机构的监管,也在不断升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41家机构被监管累计处罚近200 ...[详细]
-
限跌令蔓延三四线城市,有楼盘降价超5000元/平,销售叫苦“实在卖不动”
房地产行业当前严重分化,一线城市严格限涨,二三线和低线城市严控“限跌”,背后反映的是城市间迥异的供需态势。图源:图虫创意又一个城市加入楼市“限跌”的行列。7月4日,广东中山在《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建商品住 ...[详细]
-
上海:强化数据底座基础和智慧民航应用 打造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航空枢纽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文嫣 严曦梦)在11月22日下午举行的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表示,上海注重软件硬件同步发力,近年来在民航领域取得了诸多新进 ...[详细]
-
月初央行净回笼3510亿元:市场利率偏低或为导火索,短期货币政策不会转向
财联社7月6日讯记者 张晓翀)7月初以来,央行公开市场连续净回笼,最近连续四个交易日,央行累计实现净回笼3,510亿元,但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仍持平于2.10%。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为保持跨季资金面平稳 ...[详细]
-
财联社7月7日讯编辑 史正丞)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眼下几十年一遇的通胀大潮何时消退是建仓前必需考虑的问题,而亚洲投资者可能快“熬出头“了。根据报道,Chetan Ahya等大摩经济学家在周三公布的研报 ...[详细]
-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详细]
-
【校立观点】:11月22日,随着在昨日收定为一根中阳线,那么,美元指数正式开启上涨的基调就基本可以确定了。原因很简单,美元指数在经过上周调整后,已基本构筑短期底部,而接下来只要价格能够延续上行,那就是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智能项目投资高企,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在落实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前提下,各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少地方新兴产业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