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引领消费升级 国产品牌正加速占据年轻人的购物车
本报记者 黄 鑫
从出国抢购电饭煲、国潮国产马桶盖到国潮消费热度高涨……党的引领十八大以来,我国消费品工业全力以赴增品种、消费提品质、升级速占创品牌,品牌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正加供给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据年品质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稳步提高,轻人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车美好生活需要贡献了重要力量。
产业实力显著增强
9月27日,国潮国产字节跳动旗下的引领智能穿戴设备品牌PICO在国内发布新款VR(虚拟现实)一体机,其不含绑带和电池的消费重量仅相当于一罐可乐,全新的升级速占产品体验和内容生态有望开启国内的VR大众化之路。国际数据机构IDC的品牌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正加PICO在全球VR头显出货量排名中位列前茅,而PICO的目标是要成为领先的世界级XR(扩展现实)平台。IDC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VR市场零售额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81%。
这是我国消费品工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一个缩影。消费品工业是同人民群众生活结合最直接、最紧密的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涵盖衣食居用行、育教医康养等方方面面。消费品工业也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行业利润、出口交货值占全部工业四分之一左右,企业数、从业人数占全部工业近四成。10年来,不少消费品工业细分领域的产业规模增长迅速,并在全球排名领先。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介绍,10年来,我国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长23.7%,达到17.2万家,占全国工业38.5%;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27.9%,营业收入、行业利润10年来分别增长35%和64.5%;规上企业从业人数约2700万,智能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及整体竞争力持续增强。我国百亿元规模消费品企业有150家,轻工、纺织出口额占全球30%以上。
从细分领域看,我国轻工大国的地位不断巩固。2021年轻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16.9%,出口突破9000亿美元;规模以上企业由2012年的9.6万家增加到11.6万家,营业收入由17.6万亿元增加到22.4万亿元,利润总额由1.1万亿元增加到1.4万亿元;形成290个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分布在24个省份,占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40%,成为区域经济支柱。
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出口国、消费国。2021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1935万吨,比2012年增长近一倍,占到全部纤维加工量的三分之一。
食品工业加速高质量发展。2021年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8.1万亿元增长到9.1万亿元,一批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中粮跻身全球五大粮商,食品龙头企业持续发展壮大。
医药工业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升。2021年,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4.1%;实现营业收入3.4万亿元,营业收入较2012年增长80.8%。
供给质量持续提升
曾几何时,去国外买家电成为热潮。如今,国产家电产品正以创新引领消费升级。方太最新推出的洗碗机采用了原创的全新一代洗碗技术——高能气泡洗,在水流速度、冲击面积、顽渍剥离、更低能耗、除菌去农残效果五个方面实现了突破;九阳最新推出的电饭煲是行业首款零涂层电饭煲,采用不锈钢材质内胆和原创的水润膜技术,既避免涂层脱落又保持米饭口感。这些产品一上市便保持销量领先,成为“叫好又叫座”的创新产品。
家电产业大有作为。2021年,我国家电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7万亿元、利润总额12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5%、4.5%;全行业实现出口超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0%,产品畅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20亿以上家庭用户,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要产品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10年来,我国消费品工业企业不断加速产品迭代更新,以自主创新创造和引领消费升级,满足了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每年“618”“双11”的数据都表明,我国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今年的“618”数据显示,新品、中高端品质好物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仅京东“618”开门红4小时,家电新品成交额超去年全月。此外,趋势家电产品同样增长迅猛,游戏电视4小时成交额超去年全月;嵌入式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300%;冰洗套装成交量同比增长超6倍;新风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超8倍。
10年来,我国消费品生产供给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000亿元增长到5000亿元,洗碗机、扫地机等新品类家电发展迅速,新型耐用消费品加快进入寻常百姓家。高效变频压缩机、圆珠笔头等关键部件取得突破,可穿戴智能设备、功能性服装等创新产品日益增多,恶性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消费品工业供给质量大幅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名品牌企业不断增加,截至目前,我国百亿元规模消费品品牌企业有150家,16家品牌成为国际知名的一线品牌,消费品40个细分品类均有国内知名大牌。二是我国消费品工业逐步向中高端迈进,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行业利润10年来增长64.5%。三是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全球领先,个性化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功能性服装等创新产品日益增多。”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说。
品牌认可度稳步提高
国产品牌正在加速占据年轻人的购物车。国潮品牌相关鞋服、数码产品、配件饰品、运动健身器材成为年轻人网购的热门选择。得物APP的数据显示,全行业国潮品牌消费者中,“90后”“00后”用户占比为74%,在得物APP,购买国潮商品的“90后”“00后”用户占比高达87%。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人群正为国潮品牌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追捧洋品牌到国潮兴起,是我国消费品品质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稳步提高的有力证明。10年来,我国消费品工业领域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互联网+”协同制造取得积极进展,个性化定制模式广泛推广。服装、家电、制鞋等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婴幼儿配方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前10位家电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合计占全行业接近70%。运动鞋、自行车、美妆产品不仅国内热销,也成为海外“爆款”,老百姓对“国潮”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
“目前,在国内纺织服装消费中,国内品牌占据主要地位,原创潮流品牌消费规模占品牌消费的比重快速提升,国内纺织服装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增强。”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说。
赵刚认为,10年来,我国消费品品牌认可度大幅提高表现为,品牌国际化,美的、格力、海尔、安踏等品牌成为消费品国际知名品牌;品牌中高端化,在家用电器、纺织服装、食品医药、消费电子等消费品行业,国产品牌的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在国内中高端用户中的品牌认可度不断提升;品牌时尚化,国潮品牌日渐成为新兴消费力量的时尚追求。
这背后的重要原因在于,10年来消费品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国产消费品的质量不断提升,性价比超过国外品牌;产品消费体验好,国产品牌注重分析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文化认同度高,中国企业的文化自信逐渐提升,产品注重提升文化内涵,倡导中国文化,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赵刚说。
据了解,工信部还将持续组织开展“三品”全国行系列活动,通过打造知名品牌、培育新锐精品、塑造区域品牌,创建300个“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培育200家百亿元规模知名品牌,提升我国优质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充分挖掘中国文化、民族特色、中华老字号等传统文化基因,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扩大富有文化内涵的消费品供给,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责任编辑:时尚)
-
百度:第三季度,Apollo Go提供47.4万次乘车,同比增长311%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2日晚间消息,百度Nasdaq:BIDU)今日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百度第三季度总营收为325亿元约合45.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详细]
-
又有两家村镇银行解散!3000亿城商行整体合并承接 多地加快化解中小银行风险
又有两家村镇银行解散!7月6日,河北银保监局官网披露,同意武强家银村镇银行、阜城家银村镇银行因合并而解散,两家银行解散后,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由张家口银行承继。张家口银行202 ...[详细]
-
本报记者 贾丽近日,连续发布减持公告。最近一次是7月6日,恒华科技发布公告称,作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江春华、陈显龙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向百瑞坤投资转让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份3000万股,占总股 ...[详细]
-
Luna币暴跌期间 这家公司大举做空居然巨亏 损失了99%的客户资金
来源:华尔街见闻媒体称,Luna暴跌期间,韩国投资服务公司Uprise代客户交易加密货币的交易室清仓做空Luna的头寸,清仓过程中损失约2000万美元,Uprise用自有资金做空Luna也亏了300万 ...[详细]
-
北京时间11月21日0时,全世界足球球迷的狂欢盛宴开始了。这是2020年以来,第一场向观众全面开放的国际顶级体育赛事,也是世界杯第一次在中东伊斯兰国家举办。世界杯的意义不仅是体育赛事,对于商家而言,还 ...[详细]
-
明发集团60岁创始人黄焕明逝世,债务曾实质违约,复牌后股价一度暴跌6成
图源:明发集团官网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贝贝 上海报道7月8日中午,南京明发集团发布讣告,明发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0846.HK,以下简称“明发集团”)董事局主席、创始人黄焕明 ...[详细]
-
千锤百炼 火焰刺绣奋斗者正青春)“这不仅是模件,更是艺术品!”当国外焊接专家看到曾正超焊接的模件时,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那模件的里层毫无瑕疵,X射线探伤百分之百通过。曾正超,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 ...[详细]
-
◆年初至今,已有20余家公司宣布跨界新能源产业,其中大部分收到了监管函件,要求公司对相关事项予以说明。不少公司披露出来的投资金额堪称大手笔,只是它们的主业却与新能源没有太多关系。对这些公司来说,想要在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11月22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都市丽人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卢康成为了有更多时间在家庭,已辞任相关职务及公司授权代表。目前,都市丽人董事会已聘任蔡玮轩担任上述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 冰 见习记者 余俊毅日前,平安银行首位虚拟数字人“苏小妹”正式入职刷爆网络。《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多家银行“数字员工”入职且有更多银行“数字员工”在路上。此外,今年以来已有多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