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实现三年来首次全年盈利 但“后戈恩时代”危机仍然重重
财联社5月13日讯(编辑 马兰)5月12日,日产然重日本汽车制造商公布其2021财年年报(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实现实现2019财年以来的年首年盈首次全年盈利。
根据财报,次全2021财年,后戈日产实现合并净收入为8.42万亿日元(约4367.4亿人民币),代危同比增长了562%;经营利润达到2473亿日元,机仍同比增长398%;净收益为2155亿日元,日产然重同比增长了664%。实现此外,年首年盈日产在2021财年计划的次全每股分红为5日元。
对于全球知名、后戈日本销量第三的代危汽车制造商来说,日产2021财年的机仍业绩既显示出其重整旗鼓的迹象,又给了过去两年的日产然重惨淡一个侧写。正如日产的首席执行官内田诚所说:“我们只是站在了起跑线上。”
在遭受2018年巨大转折后,日产只能说是重新回到了全球汽车主赛道。
辉煌下的阴影
1998年,日产因经营不善累积了约2万亿日元——约1640亿人民币的负债。庞大的债务规模让这家老牌车企不得不求助于外界,福特和曾有意向收购,但后来都因为庞大债务而犹豫。最后法国车企(Renault)以7000亿日元注资,并成立“雷诺-联盟”。
说是联盟,但实际按会计实质来看,日产相当于雷诺的子公司。日产在雷诺注资后,其首席执行官也由雷诺方面任命,原日产的社长则担任副社长。
2000年,雷诺汽车副总裁卡洛斯•戈恩出任日产的首席执行官,并提出了“日产复兴计划”,一度将日产重新带回巅峰。短短两年的时间内,他带领日产扭亏为盈,并在2002年成立东风日产,成功进军中国市场。
也因此,戈恩的日产改革一度被视为管理学上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2016年,戈恩再次主导了”雷诺-日产联盟”对三菱汽车的收购,对后者持股比例达到34%,成为三菱汽车最大股东。“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成立,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联盟之一。
但事情并非一帆风顺,日产在亚洲市场深耕多年,早有了一套自己的日系行事风格。戈恩又是一个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领导者,其在日产其他人眼中不免带上“独裁”色彩。而雷诺想要借日产影响力扩大自己的亚洲市场,在内部一直架空日产话语权,这也引发了两者多年的摩擦。
其中种种也是后来“戈恩事件”和日产亏损的导火索。
无序扩张和丑闻
2011年,戈恩提出日产的扩张目标,希望实现全球8%的市场份额。但当时日产的年销量为418万辆,市场份额在5.8%左右。
为了满足这个目标,他进军中美两大汽车市场,大举扩张。在2015年,日产的全球销量增长到560万辆,但全球份额仅为6%。
大举扩张和有限的市占增长最后造成了日产全球产能过剩。为了解决剩余产能,日产开始刺激经销商,包括但不限于降价、向经销商提供物质奖励等措施。
这在当时就引起日产内部极大不满,认为这损害了日产的品牌形象,同时可能恶化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而扩大销售也并不能改善日产的盈利能力,可谓是彻头彻尾的“昏招”。
2017年,西川广人(Hiroto Saikawa)接替戈恩成为日产社长兼首席执行官,戈恩则继续担任董事长一职。
而在2018年,西川彻底控制日产,而戈恩却因为公器私用、虚瞒收入、挪用款项等罪名被日本警方通缉。
这背后更大的斗争是,日产希望通过戈恩的丑闻来削弱雷诺对日产的控制,而雷诺则想要继续把日产握在手中。双方的冲突基本上摆在了台面上,一时间也分不清是戈恩丑闻导致日产受创,还是和雷诺的摩擦影响更深。
后来,戈恩瞒天过海,逃出日本后对媒体表示,他陷入了一场阴谋之中。不过,他现在不仅面临着日本的逮捕令,就在今年4月22日,又收到了法国关于他涉嫌违规使用雷诺资金的国际逮捕令。
日产转型计划
2019年,成功斗走戈恩的西川也面临了有关薪酬的内部调查,他选择在9月辞职。
接任者为2003年加入日产的内田诚。据内部人士透露,选择内田被视为一种制衡。而一直呼声很高的关润(Jun Seki)则在后来被日本发动机制造商Nidec Tosok挖走,现正担任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内田诚与戈恩不同。有高管曾经表示:虽然他(内田)很强权,但作为一个商人,戈恩的管理能力更值得称赞,因为他会付诸行动。但不幸的是,并没有在内田身上看到这一点……
在面对无序扩张和高层丑闻之后的烂摊子,内田提出了Nissan NEXT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日产从“量”的道路上拉回到“质”。但这个计划更通俗一点看,就是削成本。
内田诚最倒霉的一点是,刚上任就迎来新冠,这让他原计划的在18个月内推出12款新车型也变得不靠谱。
东海东京调查中心的高级分析师Seiji Sugiura因此评论:“到目前为止,除了大规模削减成本外,Nissan Next还没有做多少事情。”
内田诚也只能尽人事。他在2020年提出Nissan NEXT的中期目标,继续削减固定成本、削减产能、推陈出新和提高单车收入。
但显然他按部就班的风格还是很对日产症结的。Nissan NEXT原计划于2024年3月31日完成,即2023财年结束,但日产现在的完成度已经超前。
日产此前已将全球产能削减20%,将车型数量削减15%,并削减了3,500亿日元的固定成本。
而2021财年的扭亏为盈正是内田诚证明自己最好的方法。
日产仍有后顾之忧
全球车企深陷供应链和芯片荒的难题之中,日产也不例外。但于日产来说,更致命的一点是,它在电动车领域上,落后竞争对手太多。
2018年,大众率先推出了电动汽车平台,而日产直到2020年才着手推进此事。它打造的电动旗舰SUV车型Ariya也因为芯片问题一直推迟上市时间,直到现在都还处于接受预定状态,而日产原计划在2021年中就开始交付。
按汽车行业的话说,就是起早赶了个晚集。
电动车领域迟发力之外,日产还处于和雷诺剪不断理还乱的混乱关系之中。日产的高层称现在两家公司只是处于“停火”之中,一旦业绩回暖,雷诺重提合并一事,他一点也不会惊讶。
分析师也赞同这一观点,如果两家公司业绩复苏,可能会再次演变为领导层之争,这是一个悖论……或者说,这是戈恩留下的最后一场大火。
雷诺目前仍持有日产43.4%的股份,并在4月表示,考虑分离其电动车业务,包括可能的公开上市。而在戈恩事件后,两家公司曾承诺集中更多资源并在电动车制造上更紧密地合作。
拆分电动车业务这一举动也引发市场猜测,雷诺或在考虑减持日产的股份。
但对日产来说,进入高层战争还有点早,他们只是重新站回了起跑点,业绩复苏才是现阶段的核心。
(责任编辑:百科)
-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11月20日报道,尽管存在政治紧张以及疫情挑战,澳大利亚各地的小企业仍选择转向中国市场以维持生存。生产有机护肤品的澳大利亚爱乐湄公司首席执行官凯瑟琳·切尔瓦西奥说,如果不向海外发展,公 ...[详细]
-
郑大玮: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同时,也要以同等力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
9月22日,在中国宣布双碳目标两周年之际,《零碳雄心之路》与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长江经济带气候安全与零碳愿景”论坛。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顾问、国家气候适应战略主要撰稿专家郑大玮出席论坛 ...[详细]
-
发改委: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发改委: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节能降碳改造】财联社9月2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22日上午在发布会上表示,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改造。支持煤电 ...[详细]
-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9月20日,北京环球度假区开业一周年欢庆秀在好莱坞景区举行,在北京环球度假区主题曲《This Is Universal》的伴奏下,14位经典的电影角色与游客、团队成员、合作伙伴等欢聚 ...[详细]
-
易会满: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重点把握好五方面原则 上市公司要“练好内功” 投资机构要有独立专业判断
本报记者 吴晓璐“我国资本市场是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市场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市场结构大幅改善,制度型 ...[详细]
-
据俄新社当地时间21日报道,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裁鲍里索夫当天在拜科努尔发射场表示,俄罗斯很有可能继续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到2028年。鲍里索夫此前曾向总统普京汇报称,2024年之后俄罗斯将开始退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快来,体验各领域最前沿、最有趣、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详细]
-
卖口罩收入猛增8亿多,现业绩腰斩,毛利率远低于同行平均值,健尔康募投项目合理性存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IPO日报只有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响,一些核酸检测、疫苗、防护用品等公司在当年实现了业绩暴增。这类公司中,已 ...[详细]
-
本报记者 彭 妍近日,广州明确发文鼓励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除广州之外,二手房“带押过户”已在国内多个城市陆续推出。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无锡、南京、苏州、济南、昆明、深圳、珠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