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社论:信用和信任搭桥,基金业方能成中流砥柱
原标题:社论:信用和信任搭桥,财社基金业方能成中流砥柱
基金健康运行所需的论信场景是,有效的用和业方基金经理人市场、行业高度自律、信任法律的搭桥砥柱衡平法则,及发达的基金市场信用体系等。
“资本市场和基金行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流”这是财社最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三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对基金业的论信勉励,揭示出了证券投资基金对经济创新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用和业方重要作用。
此时进行勉励正当其时。信任今年以来,搭桥砥柱资本市场的基金跌宕走势给基金行业带来了无形压力,许多公私募基金净值出现大幅回撤,中流更有甚者遭遇腰斩。财社这是自1998年实行新老划断以来,基金行业所未有过的窘迫。
目前基金业的规模和品种日益丰富。规模上从几十亿元发展到现在的25万亿元,品种上从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混合基金到基金中的基金,从主动投资到被动投资基金再到趋势投资等,我国基金行业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正如上述会议指出的,我国基金业从优服务、建制度、防风险和强基础等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沉甸甸的成绩惠及市场和广大投资者,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才是基金行业的英雄本色。而当前出现的一种现象是,曾经人们发誓要走出散户市场追涨杀跌的“非理性”场景,可今年市场出现的多次机构踩踏行情让人们发现市场的追涨杀跌依然存在,而且机构投资者“随波逐流”带来的震级,远高于散户的追涨杀跌。
其实,市场情绪是无法回避的,散户的追涨杀跌更多缘于专业储备不足和认知层面,机构的随波逐流则缘于信任和信用机制的缺乏。
基金作为一种集合理财,主要投资者依然是散户,在开放准入的基金市场,申购和赎回的规则透明、交易自由,使基金管理人面临基金份额申购与赎回的流动性压力。一旦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缺乏有效的信任和信用机制,申购赎回的情绪表达,就会带来基金市场与股市的同频共振,以及大象踩踏场景。
而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最为关键的就是为基金市场搭建信用和信任机制。目前我国基金普遍实行契约型基金,即基金设立依据契约合同,基金健康运行所需的场景是,有效的基金经理人市场、行业高度自律、法律的衡平法则,及发达的市场信用体系等。
这是因为契约型基金在法律形式上,属于信托模式,基金投资者主要通过用脚投票表达对基金管理人的偏好。契约型基金高度依赖完善的衡平法则,灵活性地表达各方的合理诉求。因为任何契约合同都是不完备的,而合同未能有效约定的例外,在市场其实往往是常态,因此缺乏一个完善的市场信用体系,契约型基金会带来各方责权利的不对等或扭曲,这种扭曲必然会在市场上矫枉过正,即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管理人的损失低容忍度。
而要搭建信任和信用机制,基于现实包容性视角,就是在现有契约型基金基础上,平衡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投资者的责权利关系,即在严格限定投资不可抗力情况下,考虑在基金市场引入集体诉讼制度、辩方举证制度以及争议和解制度等,对出现非常规损失时,基金管理人需辩方举证,以排除自身过错,以硬约束量化基金管理人的专业标准,进而搭建基于专业带来的市场信任机制;抑或抬高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最低自购基金份额,通过利益捆绑,避免受托人道德风险。
同时,适度鼓励公司型基金发展,为基金注入强信任机制。公司型基金是独立法人,投资者有用手投票权利,也有用脚投票权利,同时公司型基金是基于信用搭建的集合理财方式,带有信用强约束特征。
总之,市场无信不立。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我国基金行业注入更多信用和信任的火种,将会极大减少由专业性不足和信任不足等带来的非市场化风险,唯如此,基金行业方能抓住国内金融市场由间接投资向直接投资转型的巨大机遇。
(责任编辑:娱乐)
-
这是一场久违的比赛。11月20日早,2022成都马拉松赛开跑,13名轮椅竞速运动员率先开赛。发令枪响,轮椅竞速选手们冲出起跑线。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这是上海轮椅竞速队的选手们时隔一年多 ...[详细]
-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19日的取证通知显示,推特公司Twitter)联合创始人、前CEO杰克·多西Jack Dorsey)将于当地时间9月20日上午就推特起诉马斯克一案接受庭外质询。多西去 ...[详细]
-
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21日发布的《2022年亚洲发展展望》ADO)更新报告,将今年该地区46个发展中亚洲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下调至4.3%,该行在4月份的预测是增长5.2%。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也从5 ...[详细]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6月29日,由中国三峡集团投资建造的中国首艘2000吨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在广东省广州市顺利出坞下水。程林摄图为无人机拍摄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资料图片图为坐 ...[详细]
-
“宇宙行”日赚9.47亿元!六大行“期中考试”结束,哪家成绩最亮眼?
来源:华夏时报“期中考试”结束,六大行向市场交出了满意答卷。整体看,今年上半年,六大行营收净利均如期实现正增长,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1.94万亿元,同比增长5.22%;实现归母净利润6731.71亿元, ...[详细]
-
蔡嵩松旗下产品的年内业绩均跌超25%9月21日,针对网传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失联”的相关传闻,诺安基金对第一财经表示,蔡嵩松目前在休假中,其管理的相关产品运作一切正常。20日晚间,有传闻称“蔡姓顶流基 ...[详细]
-
当地时间9月19日,巴西央行在最新《焦点公报》Focus)中,将2022年全国广义消费者价格指数IPCA)预期从6.4%下调至6%,这是巴西央行连续12周下调这一指数。巴西全国广义消费者价格指数是衡量 ...[详细]
-
美媒称五角大楼呼吁美防务公司供应链与中国“脱钩”,美国在怕什么?《华尔街日报》19日报道称,美国防务公司高管和国防部官员透露,美国国防部正努力让本国防务公司庞大的全球供应链与中国“脱钩”。本月早些时候 ...[详细]
-
马亮 又是一年开学季,大学生期待的校园生活又开始了。当下,关于大学教育如何创新求变的问题也引起关注。从一名教师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大学教育只有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办出特色,才能让大学生的四年时光过得更充实、 ...[详细]
-
周一,沪指最低见到了3101.22点,这是在上周下跌4.16%基础上的继续下跌。一时间,部分投资者悲观情绪似乎占了上风。其实,对于成熟的投资者来说,不纠结于短期指数点位,看清底层逻辑,把握市场方向才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