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到技术前沿,欧洲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对华投资,中国市场有何独到之处?
记者/周姝祺
欧洲汽车企业正在接连加大对华投资力度。从市场到场有处
最新消息显示,技术宝马决定停止英国牛津工厂生产MINI电动车型,前沿汽车并预计明年年底前将该生产线转移至中国。欧洲另据宝马中国内部人士透露,制造资中宝马将再投资百亿人民币扩建其在沈阳的商纷高压电池生产中心,扩大在中国的纷加电池项目投入。这将是大对宝马全球第三家以及德国之外第一家完整的动力电池中心。
在此之前,华投何独宝马在沈阳的国市第三座整车工厂华晨宝马里达工厂已经正式开业。该项目总投资达150亿元人民币,从市场到场有处是技术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最大投资项目,而沈阳也成为宝马全球最大的前沿汽车生产基地。
华晨宝马也是欧洲第一个突破50%股比限制的合资企业。今年2月份,制造资中华晨宝马股比变更正式生效,宝马持股比例从50%提升至75%,合资合作有效期据此延长至2040年。
随着今年汽车股比政策的放开,汽车外资的投资步伐正在提速。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研究董事杨菁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从大的政策背景来看,如果海外企业看重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趋势,会选择在中国继续加大投入,甚至有机会以控股股东或独资的方式展开。
宝马MINI。图片来源:界面新闻/周姝祺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1至8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0%,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3.6%,是同期中国整体吸收外资增速的两倍有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高技术制造业,增长43.1%。
德国经济研究所今年8月发布的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德国在华投资约为100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
另据海外研究机构Rhodium发布的最新报告,汽车行业近两年一直占所有欧洲对华直接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大众、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以及化工集团巴斯夫集团,在中国的投资处于领先地位。
汽车咨询公司Automobility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ill Russo告诉界面新闻,全球汽车产业如果想要进行国际竞争,就需要庞大市场的参与。而中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并且这里的消费者更愿意尝试新的移动解决方案和电池驱动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中国已坐稳了销量全球第一的交椅。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387.7万辆,同比增长113.2%。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30%,达到31.8%,较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
“汽车行业多年来奉行的规律是在哪里销售,在哪里生产。外资企业选择扩大投资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密切相关。”艾睿铂咨询大中华区联席负责人、亚太地区汽车行业负责人戴加辉向界面新闻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健全完备,欧洲汽车制造商自然会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和供应链合作。
宝马里达工厂。图片来源:宝马官方界面新闻注意到,海外汽车制造商们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正逐渐向新能源产业链方向侧重。
今年6月,奥迪投资约183亿元人民币,在吉林长春成立了在华首座纯电动车型生产基地;北京奔驰在2018年投资了近120亿元建设北京顺义新工厂,奔驰新一代纯电平台下全新车型EQE今年在该工厂正式下线。
这种投资合作不仅停留在生产上,宝马、奥迪、奔驰和大众汽车等均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在数字化和软件等相关业务上加大投入,同时与本土科技企业合作,通过战略合作或入股的方式打造本地生态系统。
日前,大众宣布投资约170亿元,计划为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国产芯片厂商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并控股。这笔投资创下了大众40年来在华单项投资最高纪录。
此次合作旨在加强大众面向中国市场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进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介绍,“本土研发将赋予我们更多的自主权,进一步巩固我们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领先位置。”
在外界看来,此次双方达成合作是一次标志性事件,中国汽车技术正变得越来越值钱。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曾表示:“中国是推动新兴技术超大规模应用的热土。如果某项技术能在中国形成规模,就能在全世界规模化应用。”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向界面新闻指出,中国有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地位,并且在动力电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中国走在了欧洲的前面。
“更多外资进入中国,过去无法及时响应的本土化服务,会有明显的加强,而且中国供应商也有机会加入到国际产业链当中。”
包括采埃孚、博世等汽车零部件厂商同样在中国加大了投资力度。
今年8月,采埃孚投资3.2亿元将位于上海安亭镇的现有工厂扩建,用以扩大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S)产品的生产;另投资1亿美元,扩建在张家港基地的现有业务。
博世则在10年里累计在中国市场的投入超过500亿元。 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曾表示,将坚持本土化战略,加大在华投资扩产力度。
今年5月,博世宣布战略投资文远之行,助力L2至L3级乘用车自动驾驶落地。另外自动驾驶公司主线科技、驭势科技、Momenta、禾赛科技等都有博世投资的身影。
大众ID. Store。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更关键的是,欧洲汽车企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和他们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佳表现有直接关联。自主汽车品牌和新势力企业的崛起已经对外资汽车制造商们造成威胁。
目前,合资品牌推出的电动车多数是“油改电”而来,在续航里程、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多方面表现均不如自主品牌。它们需要强化本地化服务与合作,加速电动化转型的进程。
9月最新数据显示,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67%,同比增加9.2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为14.6%;而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仅为5.7%,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杨菁表示,如果外资企业持续在中国加大投资力度,的确可以加速其电动化进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抢回一定的份额,但发展趋势可能会比想象的慢。
“前两年在双积分政策影响下,合资企业有非常大的动力加速电动化转型,但从效果判断,反而不及预期。因此我们仍需要观察一两年,未来这些投资是否能够支撑他们完成‘大象转身’。”
从另一角度来看,欧洲正在爆发的能源危机也成为了欧洲汽车产业链向外转移的催化剂。
研究机构“标准普尔全球移动(S P Global Mobility)”最新警告,在最糟糕情况下,能源危机可能导致欧洲汽车产量减少近40%。
报告中指出,欧洲汽车能源成本已从能源危机前的每辆50欧元上涨至687至773欧元,而整个汽车行业供应链中,需要使用大量能源,汽车供应商面临极大压力。
在“成本倒挂”的市场环境下,部分欧洲制造商不得不选择将生产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区域以维持企业生存和产业链地位。
戴加辉认为,能源危机目前来看只是短暂的,企业还没有时间考虑怎么迁移制造。但从长期来看,如果欧洲没有回到原来相对平衡的状态,影响将会更为突出。
“欧洲汽车产业公司将从原材料、劳动力及运输成本等多维度最终决定在哪里生产。”
(责任编辑:休闲)
-
引言:2022年8月25日晚间发布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83亿元,净利润-3.05亿元。初看利润暂时处于亏损状态,其原因系上半年消费电子淡季行业需求有所减缓、年初疫情影响智能 ...[详细]
-
加仓新能源车和白酒,首份基金三季报出炉!看好三大方向,风格要切换?
10月12日,作为一只量化产品,汇安宜创量化精选基金披露了公募基金首份三季报。报告期内,基金经理柳预才加仓了贵州茅台、宁德时代、和山西汾酒等,兴业银行、美的集团、则被卖至前十开外。柳预才认为,由于全球 ...[详细]
-
本文来自爱范儿‘车祸检测’是今年新 iPhone 与新 Apple Watch 上独有的‘救命’功能。发布会上,苹果在介绍它时,并没有许诺会 100% 的检测成功,而且肯定会有误报的可能性。但是有时候 ...[详细]
-
股指:昨日多数指数收涨,创业板指涨幅相对较大,科创板指延续收跌,行业上,电力设备与公用事业行业涨幅相对较大,房地产与消费者服务行业表现相对较强,整体成交量延续相对低位,北上资金净流出。隔夜美股涨跌互先 ...[详细]
-
新华社莫斯科8月30日电记者刘恺)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30日报道,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当天因病去世,终年91岁。据报道,俄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30日夜间发布消息说,戈尔巴乔夫当晚因长 ...[详细]
-
上海市场监管局规范“双十一”:禁止“虚假打折”等“促销套路”行为
中国网财经10月12日讯 据微信公众号“上海发布”消息,为规范“双十一”期间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网络竞争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提前开展行政指导,召集上海市重点电子商 ...[详细]
-
当地时间12日,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换146日元,创1998年8月以来的新低。总台记者 何欣蕾) ...[详细]
-
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9月新增信贷2.47万亿元,仍有望保持强劲
最新发布的金融数据传递出浓浓暖意。人民银行10月11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经初步统计,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 ...[详细]
-
净赚5亿、3个月开店650余家 瑞幸Q3盈利背后:学习蜜雪冰城“好榜样”
瑞幸已然活成了“钮祜禄·瑞幸”。11月22日晚间,瑞幸发布2022年Q3业绩。该季度,瑞幸延续了上季度的增长势头:净收入增长65.7%至38.9亿元,门店数新开651家,月均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70.5 ...[详细]
-
来源:小基快跑买了医药基金的小伙伴,最近体会了一把从大悲到大喜的极致转换。这是9月19日至9月23日那一周A股全体行业的表现:数据来源:Wind这是9月26日至9月30日那一周A股全体行业的表现:数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