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上行周期或至:船价连涨21个月 有公司订单排到2026年
造船业上行周期或已到来。造船至船涨
英国造船和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9月6日发布的业上月数据显示,8月份,行周全球新船订单量为188万修正总吨(51艘),期或其中,价连中国以102万修正总吨(54%)居首;韩国以76万修正总吨(41%)排名第二。公司截至8月底,订单全球在手订单量为1.0276亿修正总吨,造船至船涨中国以4362万修正总吨(42%)居首,业上月韩国以3597万修正总吨(35%)排在其后。行周
“船价连续上涨21个月,期或基本可以确定造船业上行周期已至,价连现在国内各大造船企业订单足够,公司虽然数量或不及去年,订单但单个订单利润明显上涨。造船至船涨”德邦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倪正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船价连续21个月上涨
业内预计造船大周期来临
克拉克森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球累计新船订单量为2768万修正总吨,同比减少30%。中国和韩国分别拿下其中的1235万修正总吨(475艘)和1192万修正总吨(216艘),各占45%和43%的份额。
从世界范围来看,新船订单爆发式增长。
全球新船订单量从2020年的1058艘7500万载重吨增至2021年的1765艘1.32亿载重吨,创下过去10年来的次高纪录。2022年以来,新船需求旺盛的势头不减。
价格是供需最好的风向标。进入今年8月份,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突破160点,创下自2009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船价大涨。
“行业已迎来新一轮大周期。复盘船舶制造发展史,每百年可分为四个周期,每轮周期大概在20年至30年之间,此轮船价已经连续上涨了21个月。”倪正洋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除船价上涨外,船位紧张也是上行周期来临的表现之一。克拉克森表示,当前中国船厂手持订单饱满,大部分主要船厂船位排期已到2025年初。
“上半年,公司手持订单239艘/2075.5万载重吨,目前订单饱满,订单排期已至2026年。”某造船业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补充道。
另外,以LNG船为代表的高附加值船型订单大增,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了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紧张和波动性,2021年LNG船新船订单量达到98艘,比2020年的54艘增长81%。而这一数据在2022年上半年就已达到108艘。
船舶量价齐升
上行周期或刚刚启动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1960年至1973年与1990年至2010年是此前两轮造船业上行周期,平均每间隔20年至30年经历一轮,原因在于需求周期、船龄替代周期、环保公约三大因素。”上述造船业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需求端来看,本轮造船业上行周期集装箱船率先发力。
2020年三季度开始,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开始出现急速拉升,进而带动新船订单快速提升(2021年新集装箱船新增订单576艘,2020年仅新增122艘),新船价格指数也在2020年年底开始走高。
“疫情发生后,全球物流供应不畅、主要港口拥堵导致海运价格急速上行,全球船舶运营效率降低,推动了新船订单需求上行。此外,船东利润修复,对新船采购的意愿提升,推动了订单增长,目前处于量价齐升阶段。”倪正洋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能源转型背景下,LNG船需求也正陆续释放,看好后续散货船、油船、LNG船订单增长。此外,将于2023年生效的EEXI与CII标准将加速船东换船进度,目前本轮造船业上行周期才刚刚启动。”倪正洋表示。
(责任编辑:休闲)
-
来源:经济日报在新冠肺炎疫情与保险业转型的双重影响下,近两年来,寿险业整体增速放缓,保险代理人规模持续收缩。在放慢前行脚步的同时,保险机构也在积极主动寻求产品、渠道、服务等方面的转型之路。当前,寿险业 ...[详细]
-
本报讯记者刘苏雅)今天,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这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8次执行发射任务。试验航天器将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 ...[详细]
-
制定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的规范,严格约束行政执法行为,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征求意见稿)》4日起公开征求意见。这一正在酝酿的新规增加了初次违法和无主观过错违法不予处罚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国经济网近日,北京法院审批信息网公布的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21)京0102刑初355号显示,某券商财富管理总部执行总经理、产品 ...[详细]
-
欧洲央行管委Centeno:12月加息低于75个基点的条件已经具备
欧洲央行管委Centeno表示,欧洲央行存在进一步加息的空间,12月加息低于75个基点的条件已经具备;必须扭转通货膨胀上升的趋势。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芯片概念股连续大涨。8月5日早盘芯片概念股再次全面爆发,半导体材料、封测、硅片、设备全线上涨,-U、、、等个股涨停。此外,今日上市的5只新股中3 ...[详细]
-
7月汽车质量投诉排行榜:宝马X3数量依旧排名第一,东风日产轩逸进入前十
据汽车行业预测机构AFS的测算,截至今年六月,全球因缺芯导致的汽车产能减产已经超过了200万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汽车消费市场,这一事实的影响已经反应到了7月的汽车质量投诉数量上。界面新闻综合梳理汽车质 ...[详细]
-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2021全年,沙特都是印度的第二大原油供应国,而俄罗斯仅为第九大供应国;但自今年3月以来,印度从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已经激增了10倍,俄罗斯超过了沙特成为印度的第二大供应国,仅次于伊 ...[详细]
-
来源:中国青年报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在宝钢,抓辊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成为正式员工;在青岛港,过去开塔吊不敢喝水的工人能够看着控制中心,通过吊车上30个摄像头传来的高清视频远程遥控,吊 ...[详细]
-
小摩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1113)“增持”评级,目标价67港元。公司2022年上半年基本盈利胜于预期,主要由于香港物业发展项目入账高过预期,但该行认为5%的派息上升并无惊喜。报告中称,虽然回购有可能 ...[详细]